- 主题
- 6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深圳北大医院
- 病理报告
- 弥漫大b细胞(非生发中心起源)
- 目前状态
- 康复3-5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弥漫大b细胞(非生发中心起源)
就诊医院深圳北大医院
目前状态康复3-5年
最后登录2025-8-29
|
发表于 前天 16: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基于前期的I-II期临床试验及相关实验室基础数据。瑞金医院团队针对伴有TP53突变的成年DLBCL患者进行了以地西他滨、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阿霉素和泼尼松(DR-CHOP)方案为基础的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先接受1个疗程R-CHOP方案,经二代测序检出TP53基因突变后,第2疗程起给予DR-CHOP方案5个疗程,其中地西他滨10mg/m2,使用5天,R-CHOP方案与既往相同(利妥昔单抗375 mg/m2,静脉,第0天;环磷酰胺750 mg/m2,静脉,第1天;阿霉素50 mg/m2,静脉,第1天;长春新碱1.4mg/m2(最大2mg),静脉,第1天;泼尼松100 mg,口服,第1~5天)。研究共纳入50例患者,其中62%的患者超过60岁。46%的患者为临床分期III-IV期患者。根据国际预后指数的预后评分中高危的患者占56%。约3/4的患者淋巴瘤为非生发中心来源,MYC/BCL2双表达患者占一半左右。DR-CHOP治疗后,完全缓解率达74%,客观缓解率达78%。中位随访24.5个月后,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2.1%,3年总生存率为79.1%。对照既往其它DLBCL患者后发现,DR-CHOP方案使得TP53的不良影响消失。
通过检测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和淋巴细胞亚群发现,DR-CHOP使用后,TP53突变患者外周血IFN-α、IFN-β、IFN-γ水平显著升高,CD4+T细胞和CD8+T细胞数量显著升高。
展望
瑞金医院正在开展的一项名为Guidance-02的针对DLBCL患者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III期临床研究,研究共将纳入1100例患者。其中TP53突变患者计划纳入165例,这部分患者将接受DR-CHOP方案治疗。该研究将为高危DLBCL患者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小结:
最后,张慕晨医生对本次报告进行总结:TP53突变是DLBCL免疫化疗时代重要的不良预后因素,TP53突变导致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免疫调节治疗策略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选择。而DR-CHOP方案治疗TP53突变的DLBCL有效,更大样本量的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Guidance-02正在开展,并将进一步探索联合治疗对于TP53突变DLBCL的作用机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