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妈从今年3月份开始查出胃部弥漫大B淋巴瘤,经过四次化疗,本来要做中期PET-CT了,可是6月底7月初感染卡肺(耶氏肺孢子菌),后来又在ICU感染肺克(肺炎克雷伯菌),在ICU里已经待了24天,多脏器衰竭,昏迷不醒,全靠升压药、抗生素,以及呼吸机+血透维持。医生表示已经没办法,在其劝告之下,我也接受了现实,打算放弃治疗,送她去远方解脱。 突发感染实属意外,心有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复盘发现和治疗的过程,好像也没有什么大的错误,也没有拖延,但是似乎每一步都掉进坑里。特别是感染肺炎以来,好像死神已经紧紧抓住了她,不留一丝转机。 所以就想把整个过程,以及其中的个人的理解和感悟写下来,希望给更多病友、家属、医生看到。 对我妈来说,做其他选择已经为时已晚,我只是希望看到的人能够吸取一些教训,引起一些重视,避免一些不幸的意外。 【发现】 起初是我妈经常出现消化不良、胃胀气、胃部不适的症状,到老家医院看病,医生开了一些奥美拉唑之类的胃药,吃了会舒服不少,但一旦停药症状又会回来,反反复复。 大概半年以后,胃部不适症状没有缓解,于是过完年3月份带她去省人民医院做了胃肠镜。在做胃镜的过程中,医生发现了胃部巨大溃疡,立即通知家属并联系了消化外科医生。我清楚得记得我爸在电话里带着哭腔跟我说“你赶紧过来吧,你妈查出来不好了”。 【险些做手术】 做完胃肠镜,立即就有省人民医院胃肠胰外科的医生主动和我们联系了,他说胃镜取出来的切片已经拿去做病理诊断了,现在还没出结果,但大概率是胃癌,需要立即手术切除。医生非常主动,马上给我们安排了住院病房,然后承诺最快时间给安排手术。当时我们完全是“晴天霹雳”+“一脸懵逼”,任由其安排病房,接受术前各种检查。 病理诊断结果是“倾向恶性,低分化癌或淋巴瘤待排,待免疫组化标记确诊”。随后,我在网上疯狂学习,也多方打听了解到,光是病理诊断是不够的,还需要做免疫组化,但是这个医生竟然没有安排做免疫组化,居然是要家属要求医院才会去做! 此时,这位省人民医院的医生还是坚持建议我们先做手术,他说不论是胃癌还是淋巴瘤,切除病灶都是必要的,越早越好。后来我们了解到,如果是胃癌确实是要快点手术,但如果是淋巴瘤,则应以化疗为主,不应该贸然手术。 我们对这个医生失去了信任,坚持要等免疫组化结果出来再决定,并提出要去其他医院看看,于是就从省人民医院出院了。 【确诊胃淋巴瘤】 第二天,我们找到了浙大二院的胃肠外科,挂了专家门诊。此时医院的免疫组化结果也出来了,同时我们借出切片,也在浙二病理科重做了一次,最后结论是“符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考虑生发中心型)”。 同时也做了一堆检查,包括PET-CT,影像显示:胃窦部胃壁增厚、多处淋巴结(胃肝间隙、腹盆腔肠系膜)肿大,代谢异常增高两处分别是SUVmax26.11、SUVmax16.05。其他部位没有发现代谢异常。 【血液科治疗】 于是后来,我妈就在浙二血液科接受了淋巴瘤的治疗。医生给出的方案是先上一线疗法,同时考虑到胃部溃疡的出血、穿孔风险,前期用mini-RCHOP方案,化疗药物减半。 1.第一次化疗(3月29日开始): 汉利康600mg、地塞米松磷酸钠10mg、里葆多20mg、盖诺10mg、安道生0.4g。 第一次化疗之后,我妈整体状态不错,除了第一个礼拜有点乏力之外,整个人没有特别虚弱,血象也没有很严重,白细胞最低只到过3.7,血红蛋白110左右,血小板没有异常过。整个人的状态也可以,第二周第三周能下楼走路锻炼,恢复的很不错。 2.第二次化疗(4月21日开始): 汉利康600mg、地塞米松10mg、里葆多20mg、盖诺10mg、环磷酰胺0.5g。 第二次还是减半用药,化疗以后跟第一次差不多,血象也没问题,白细胞最低一次是3.9,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也没有明显异常。人的精神状态不错,五一期间还带她去青山湖游玩,每天走8000-1w步,没什么异常。当时我们都觉得看来化疗也不是那么可怕呀。 3.第三次化疗(5月15日开始): 汉利康600mg、地塞米松10mg*2、里葆多20mg*2、盖诺10mg*2、环磷酰胺0.5g*2。 由于有了前两次恢复状态不错的信心,医生从第三次开始全量用药了,第一天汉利康,第二天挂减半的chop,第三天再挂了另一半的chop。 出院以后,就能感觉到她比前两次要吃力了,精神状态恢复很慢,头发也开始掉多了,大量出虚汗,口腔溃疡开始出现并且变得严重,胃口变得很差。血象也证明了这一点,白细胞从1.8直接掉到0.3。有一天出现拉肚子、发烧的情况,紧急去找医生,但临时没有住院床位,只能在急诊打了两天短效升白针+抗菌,白细胞升到0.9,后来血液科病房有床位了就安排住了三天院,用了舒普深抗菌,同时打升白针、补电解质,到5月底白细胞升回到5.4了出院,口腔溃疡也算逐步好转。 4.第四次化疗(6月12日开始) 汉利康600mg、地塞米松15mg、里葆多30mg、盖诺30mg、环磷酰胺0.8g。 第三次化疗后恢复期有惊无险,但医生也说可能她体质吃不消全量了,于是第四次采取的是正常量的75%左右。这次出院以后,医生打了长效升白针。 第四次出院后,她就一直很吃力,精神状态差,头发掉更多了,出汗更加严重,每天晚上被子床单床垫都能湿透好几层,这段时间又遇上杭州的梅雨季,那叫一个难受。白细胞在第二周掉到了0.8,身体开始出现高烧(39到40度)。再次紧急联系医院,医院也很照顾,马上安排了病房,又去住院了。这次住院前期是用舒普深,但还是反复发烧,后来直接上了泰能+卡泊芬净针,然后两三天没发烧,CT检查是两肺散在渗出,医生说不是很严重,就在6月28日带药出院了。 【险象出现】 6月28日(周五)出院,29日在家里就又开始发烧了,直接40度,上退烧栓、出大量汗才退下来。再联系医院,告知周末没有病房了,让我们去看急诊,等下周一有病房了再通知我们住院。 于是,29日带她去急诊,急诊医生根据血液感染指标情况,开的是罗氏芬,我妈就在急诊室和一群人坐在一起挂瓶。挂完瓶,还一度出现了寒颤,抖不停,她说急诊室空调太冷了。30日再去急诊挂瓶,还是罗氏芬+补钾补钠的药,挂了三四个小时,挂完又出现寒颤,等她稍微好一点再送回家了。 30日晚上,她又发烧了,人也没力气,只能躺在床上,烧退以后,出现了呼吸困难的情况,人的意识也出现恍惚了。我赶紧拿出家里的血氧仪,血氧只有50几!(下午在急诊分诊台测的血氧还是正常的啊!)赶紧叫了120,送到了急诊监护室。连夜做了肺部CT,医生说白肺的情况很严重,需要我们决定是否插管治疗,我当时腿都软了!当时她的氧合在200左右,急诊的医生说属于可插可不插,他建议插管,因为可以做肺泡灌洗,能更快锁定致病菌,上针对性的药物更快治好,像她这个情况大概率是可以拔管的;如果不插管,凭医生经验治疗(他初步判断是卡肺,而且叫我们赶紧外卖买来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用上了),可能有效,但也可能误诊耽误时间,考虑到白肺情况很严重,需要尽快做出决定。 一个焦虑的凌晨,完全不知道应该如何决定,迷茫之下,似乎只能听医生的建议了啊!于是我做了一个至今都后悔不已的决定,我开始做我妈的思想工作,劝她接受插管治疗。她本人一开始拒绝插管,她害怕,她怕去ICU,我用她对我的信任说服了她,可惜事后的结果表明,这份信任似乎是被辜负了。这也是我和我妈至今最后一次对话。 【凌晨的决定,一波三折】 我妈就在我的劝说之下,开始了气管插管,并进入了ICU。ICU里不允许陪同,也不允许探望。肺泡灌洗化验结果,确实是耶氏肺孢子菌,也就是卡肺。插管治疗了三四天,肺炎也得到了缓解,CT检查有所吸收,然后就顺利拔管了。拔管以后,又过了两天,平安无事,手机报告里偶有体温升高的记录,我以为是拔管以后的轻微炎症。我们也联系好血液科的病房,准备7月8日中午转过去。 7月8日凌晨两点多,医院来电话了,说病情出现变化,要我们赶紧过去。凌晨的医院电话肯定不是好事!ICU的医生说,病情忽然恶化,需要立即二次插管,而且这次拔不掉了,又让我们快做决定。再插管,意味着将来也许没有拔管的可能了,预后很差;不插管,人马上就保不住了。这种决定,谁能做啊!而且又是一个凌晨的决定! 总得先抢救,先保命要紧啊。犹豫再三,只能二次插管。天都塌下来了。医生说这次很凶险了,一是肺炎爆发,感染性休克;二是同时心源性休克,心衰,血压很低,已经上了大剂量的升压药物;三是为了保肾脏,上了血透。 我妈就这样,一天天吃着苦,但是完全没有实质性好转。这次又做肺泡灌洗了,卡肺还有,但主要致病菌是肺炎克雷伯菌,我一查,这不就是ICU里的超级细菌吗!上了顶级抗生素——头孢他啶阿维巴坦纳(用的是国产的锐诺,准备后面再专门写一篇吐槽医院的这些事)。然后就开始漫长的煎熬,事后也被证明是没有意义的煎熬。经过最近两个多礼拜的治疗,感染有所控制,但心衰、血压低、凝血功能极差、肝衰、血小板极低,一环套着一环,无解。我提出来有没有办法上ECMO,医生认为凝血功能太差,吃不消做,上了就会马上走,否决掉了。 【无解的结局】 现在的情况是,在ICU24天了,靠呼吸机、血透维持,肝衰、心衰没有办法治疗,免疫抑制还在继续,血小板持续个位数,感染指标上上下下,CT检查出现脑梗,镇静停了好几天人也没真正醒过来,手脚已经出现了指头坏死、发黑。 医生叫我们放弃吧,100%没有可能了。 我还有什么选择啊,一步步都掉进了最坏的深坑里,难道还会有奇迹? 我们都低估了淋巴瘤的危险,以为按部就班,就能得到医生说的50%的临床治愈率; 我们也低估了肺炎的凶险,以为打着抗生素总会好的; 我们更低估了ICU的危险,淋巴瘤+化疗病人=免疫力极其低下,超级细菌的最爱啊! 我很痛心让我妈经历这些,我不敢想象她在ICU里有多么无助、多么痛苦,我现在只能对着她即将远去的身体,叹息、痛哭! 假如当时在省人民医院,听那位医生的将错就错做了手术,是不会反而不会发展成现在这样?假如第四次化疗后,我们在医院多住几天,不着急带药出院,是不是就能安然无事了?假如我坚持不选择插管,而是采取保守治疗,是不是就不会感染超级病菌,我妈这时候是不是差不多可以出院回家了? 可是没有假如了,每一步都扎扎实实掉进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