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6
- 您的身份
- 家属
- 就诊医院
- 浙一医院
- 病理报告
- 慢淋/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 目前状态
- 已确诊,未治疗,观察随访中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家属
病理报告慢淋/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就诊医院浙一医院
目前状态已确诊,未治疗,观察随访中
最后登录2025-5-5
|
一、妈妈和我
我的妈妈,64岁,一个人把我拉扯长大,年轻时候吃了不少苦。最近十年多年,日子稍微过的好一些,因为我工作赚钱了,她也平平安安的渡过了前半段养老生活。
妈妈,爱好广泛,国画、茶道、古筝、啥都会来一点,家里院子种满了鲜花,家里的宝贝是一条泰迪狗,嗯,因为我不婚,每天自己享受着吃喝玩乐,所以她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当外婆。
这样幸福平安的日子直到新冠。12月24日,平安夜,我和妈妈双双感染了新冠,似乎我们母女娘免疫力都不行,我阳了17天,她阳了19天,最后还一起肺炎了(轻微)
母女两结伴去急诊挂盐水,整个春节都在急诊室渡过,我挂了7天水,她挂了16天水,新冠的日子虽然身体不舒服,但可能也是我最后的快乐的时光了。和妈妈一起挂水,努力吃饭养好新冠,难受并幸福着。
二、确诊之路(上)
她挂16天盐水的原因,还是因为白细胞一直偏高(16上下,正常人是10之内),怎么挂水也下不来,年初五那天呼吸科要她住院详细排查下。医生私下和我说了下,血项很奇怪,就算是白肺的患者也是不会是这样淋巴细胞高的,建议骨穿一下。
我一下子懵了,我问医生骨穿是什么意思,你怀疑是白血病??(因为在我的观念里…骨穿就等于这个)
医生没回答,就问了我一下,你们家属有癌症患者吗?我说我妈妈的大哥是肝癌走了,医生就说那确实有遗传因素的。并让我自己回顾下,这个白细胞是不是高了有一段时间了,还说可能淋巴结都有肿大。
当下我回顾妈妈11月的体检…白细胞确实也偏高一点点,但妈妈那时候说她扁桃体发炎,有炎症。我就想肯定是这样的…不会那么倒霉!
当然我妈妈后来听说要做骨穿,她也是非常排斥的,因为在她的观念里也是一样。她觉得自己只是白细胞高了一点点..最多就是炎症。
所以我们是拒绝骨穿的,但呼吸科医生还是抽血查了不少项目(病毒感染类型的,免疫类型的)。因为有了前面单独和医生的谈话,我害怕的睡不好,不停的刷妈妈的检查报告,前面大概10多份报告都是好的,直到最后一份B细胞免疫检查,有个CD19的指标,正常值是560,可我妈妈是10000多,我吓坏了…立马冲去医院问呼吸科医生这是什么意思?
呼吸科医生说,你带你妈妈去血液科检查吧,新冠肺炎不严重的,早就吸收了。血液的问题检查下,但也不急,可以等白细胞到20以后再去。于是..我们就先从呼吸科出院回家了。
三、确诊之路(中)
从呼吸科回来后,也到了春节返工上班的时候,那天我开着车,顺路载着同事(兼闺蜜)去上班,7:30到公司停车场很早,我停好车,抱着她就哭了,我说我妈妈很大概率得白血病了。她听完我的过程,让我别瞎想,又没确诊。(可我当下…确实是这样100%不好的预感)
当天工作毫无心情,给我堂妹打了电话,虽然和爸爸这边的亲戚都没什么来往了,但当下能帮我的好像只有她了,她老公是邵逸夫医院骨科的医生。她安慰我..没事的,还举例了她一朋友淋巴瘤患者确诊了都可以观察(想来她说的就是滤泡了)
后续她帮忙发报告发给了邵逸夫和浙一血液科的非专家医生,那两个医生一个说“不像我们科室的毛病,就算是最多就是慢淋”,另一个说“考虑淋巴细胞增殖性毛病,可以做一个骨穿排查下,实在不想做也可以,做个外周血流式”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慢淋”这个词汇,百度一查…还是吓坏了。
在堂妹的安慰下,她建议我先带着妈妈去做下这个外周血流式,说是找个普通医生开检查单即可,回头拿着检查单去找金洁或俞文娟(那两个血液科医生推荐的)
当然我堂妹似乎更推荐俞文娟,说金洁大主任会更忙一些,建议我去找俞文娟就够了。
晚上到家后,小心的问妈妈:你会不会担心你的白细胞为什么不下来,我们去浙一检查下吧,妈妈同意了我的建议,于是第二天请了假,陪妈妈踏上这条正式确诊之路。
听了堂妹的建议,挂了个普通医生的号子(小专家25元),进门我对医生说,开个外周血流式吧,那个医生很讶异的看着我,我把去年11月的体检和新冠时期的血常规,包括21年9月因为糖尿病入院的血常规给医生看了。
医生看完说:慢淋吧,21年就是了,大于5就可以考虑了,那时候淋巴细胞就6了。并安慰,没事的,我这里很多病人10多年不治疗的都有,但还是需要排除下套淋,毛白之类的。当下就开了一项外周血流式,抽完血就离开浙一了。
同时让堂妹联系了下检验科,看能不能帮忙早点出报告,就这样…我家报告差不多3天就出来了。
看见报告的同时,其实我早就猜到了,cll积分满足,慢淋…基本确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