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244
- 您的身份
- 病友
- 病理报告
- 霍混合细胞型
- 目前状态
- 康复0-1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霍混合细胞型
目前状态康复0-1年
最后登录2018-7-5
|
发表于 2017-11-19 14:25: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原发骨恶性淋巴瘤较为少见,占骨原发恶性肿瘤7%,全身结外淋巴瘤5%,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1%。发病年龄高峰35~45岁,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目前原发骨恶性淋巴瘤(PLB)诊断确立,需满足下列条件:(1)除局部淋巴结外,全身系统检查无骨外侵及证据;(2)病变骨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淋巴瘤;(3)诊断为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后,至少6个月无骨外及远处淋巴结转移。
有学者根据骨恶性淋巴瘤骨破坏的X线形态,将其分为浸润型、溶骨型、硬化型、混合型及囊状膨胀型。以浸润型和溶骨型多见,硬化型及囊状膨胀型少见:①溶骨型的表现为大片溶骨性骨质破坏,边缘清晰,发生于椎体的溶骨性破坏常波及椎弓根等附件;②浸润型表现为一定范围内弥漫小片状、虫蚀状骨质破坏,边缘不清,周围有轻度硬化反应;③硬化型相对少见,表现为受累骨大片状密度不均匀增高、硬化,大部分硬化型见于椎体;④混合型:表现为小片状骨质破坏区及周边明显的硬化带,破坏区及硬化改变可交替出现,形成多灶多形性的表现;⑤囊状膨胀型表现为囊状、明显膨胀的骨质破坏,骨皮质菲薄。骨恶性淋巴瘤的MRI表现特点:T2WI多数信号不高,多数呈等信号,偶呈高信号。骨恶性淋巴瘤病灶周围常有相对较大的软组织肿块形成,包绕病骨周围生长,肿块往往大于骨侵犯的范围,骨皮质破坏的范围相对小而软组织肿块相对较大,甚至部分骨质破坏不明显,软组织肿块也可较大。发生于脊柱骨恶性淋巴瘤可引起椎旁软组织肿块,肿块多纵径大于横径而呈梭形,且范围较广,椎管内侵犯多位于髓外硬膜外,且有包绕脊髓呈纵形生长的趋势,但邻近椎间盘形态及信号一般显示正常。因此对于无明显全身症状,但局部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较重时应想到本病可能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