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244
- 您的身份
- 病友
- 病理报告
- 霍混合细胞型
- 目前状态
- 康复0-1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霍混合细胞型
目前状态康复0-1年
最后登录2018-7-5
|
由美国FDA资助的国家毒理学计划(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NTP)研究团队发现,暴露在手机辐射下的雄性小鼠患罕见脑癌和心脏癌症的风险增加。这项研究成果以预印本文献的形式发表在冷泉港实验室(CSHL)主办的BioRxiv上(1)。实际上(不好意思,又出现了『实际上』),关于手机辐射与癌症之间的关系,现在几乎已经演变成了一场又一场口水仗。因为总会有各种形式的研究成果出现,它们要么支持这一论点,要么反对这一论点。这一争论打电子设备出现那会儿就开始了,经过数十年争论,在2013年终于有了一个暂时的『定论』,鉴于能够证明手机辐射导致癌症的证据太少,世界卫生组织下属单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手机辐射归到『可能』致癌的范畴,跟咖啡和泡菜同属一列。在研究中,部分小鼠作为对照不接受手机辐射;部分小鼠接受1.5瓦特每公斤体重的辐射量,这个辐射量低于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对手机辐射量(1.6瓦特每公斤体重)的限制;部分接受3瓦特每公斤体重的辐射量;剩下的接受6瓦特每公斤体重的辐射量。
研究人员发现,接受手机辐射的雄性小鼠有2%-3%患上了一种叫做恶性胶质瘤的脑部癌症,有2%-6%的雄性小鼠心脏上也长出肿瘤,而没有受到辐射的小鼠没有发现这两种病变。NTP团队认为,综合看来,研究结果还是很有说服力的,但是由于目前的结果只是初步的分析数据,他们也不能下确切的结论。目前NTP团队成员中,有70%-80%成员认为研究结果表明手机辐射与癌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但是本研究中还存在一些很难解释的现象,为啥雌性小鼠不受手机辐射的影响?为啥受到手机辐射的小鼠平均寿命居然长于不受辐射的小鼠?更棘手的是,手机辐射引起癌症的机制是什么?本研究也没有做出回答。对于手机辐射引起癌症的机制,NTP团队成员在接受《科学》杂志采访时表示,可能是辐射损害了DNA的结构,或者是抑制了DNA损伤的修复。由于涉及到另外一篇还没有公开发表的文章,所以具体细节现在还不便透露。
由于NTP团队的研究对象是小鼠,跟人类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因此还不能说手机辐射会危害人体健康。但是,NTP团队的这一研究必将激发起新一轮的研究热。关于BioRxiv
2013年11月11日,为了加速科研成果的传播,并在科学家的论文正式开始同行评议前,使其获得论文反馈的机会。非营利的世界顶级科研机构美国冷泉港实验室(CSHL;世界生命科学的圣地与分子生物学的摇篮,名列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十大研究学院榜首)启动了BioRxiv,旨在为生物学家打造专有的预印本文献库。当年就有超过40名相关科学家已经同意大力支持BioRxiv,并对请求发表的文章进行筛选,以确保 BioRxiv 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