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29
- 您的身份
- 病友
- 病理报告
- 弥漫大b细胞
- 目前状态
- 康复1-3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弥漫大b细胞
目前状态康复1-3年
最后登录2024-10-20
|
1、人们常常会说:“熬过这一段就好了。以后会很幸福”。但真实的生活是,眼前的生活是苦难的,不用抱怨。因为以后还有更苦难的在等你。所以不要哭泣,不用悲伤,爬起来,去迎接另一个苦难。因为,正是一个个的苦难,见证了每一个人的成长。没有人的生活里没有苦难,有的只是以苦为乐,所以不觉的苦。
(今天晚上又有点精神,胡说八道会……)
2、人在什么时候会互相体谅和理解呢?恐怕是不会的。在一个二人的共生世界,也就是只有这两个人的时候,这样的生活必然会存在被“剥削”的一方,中国的俗语“两个和尚抬水喝”也是这样的一个道理。以前一个人可以做的事情,多了一个人,就应该活也应该有人分担才对。但事实未必如此,看,这也是一种苦。有时,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份麻烦。看,这个时候,可能也会有“苦”。
3、但,如果人变得更多一些呢,范围放大呢?可能又不觉的。就比如我们患病后,可能会本能的找一些病友群去了解,第一在认识这是个什么病;第二、也是给自己一个安慰,原来不是我一个人的不幸(求第一个人的心理阴影面积)。慢慢的,这个感觉自己苦的心情会有所减少。
4、虽然情况如此,大多数人关心的依然是自己或者家属的情况,对于其他人并不是感同身受。当一个不好的感受出现在其他人身上时,我们希望他们通过一些途径得到缓解,进而能够在“有朝一日”帮到我们;但如果这样的事情,出现在我们个人或家属上时,我们又会变的焦躁,内心翻涌的说“事情不是这样的”。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我想,都是代表的希望,因为即使我们不能获益,但以后也会有人获益。日剧《LEGAL HIGH》说的好,如果说我们离去,我们不能告医生,而是要去告科学。因为医学是科学,是科学没有找到彻底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5、时常会看到有争论。争论些什么呢,甚至有时一点小事也会有口角。还真的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呢,有的地方就是一个小圈子。但在指责别人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先问问自己,是谁给了自己这样的一个权力。没有!然而陈述事实,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病友之间能够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但一些中重要的事情,却是只能提出解决的思路,至于具体的也只能咨询专家。而且是以大医院为主。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事情是有概率的。一个地级市,大一点的也就是千万人,能够见多少淋巴瘤或者其他肿瘤病人,更何况小的地级市,100个病人里,如果有60个复发了。他会告诉你这个病复发率很高,一些必要的预防是没有用的。但如果你去问权威的医院呢,他的样本数据,可能是10000,复发了4000,一些人因为一些措施就得到了治愈,所以我们常说大病要选择一些大的医院。为什么感冒不用去大医院。因为科学已经把它的治疗普及了。但淋巴瘤还没有。有人说,谁也不想把这东西交给不是100%的概率,但科学如此,所以,尽管选择不了大医院,但问问方案,做个评估,还是可以实现的。有方式,有方法,具体剩下的事情,那只能自己看了。凡事,还是挺怕想当然的。(我是金融农民工,见过客户的朋友或邻居,不懂理财,想当然的就把钱玩没了)
6、古人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同时也有“自助者,天助”。说来说去,苦不苦的,还得是要去合理的解决。既然自己了解学习一些,同时也要尊重医者的专业(包括选择医院)。啰啰嗦嗦也就这点了,赶去睡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