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383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北京协和
- 病理报告
-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 目前状态
- 康复10-20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滤泡性淋巴瘤1-2级
就诊医院北京协和
目前状态康复10-20年
最后登录2025-5-9
  
|
发表于 2017-5-29 15: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本帖最后由 橙色雨丝 于 2017-5-29 15:35 编辑
怎么说呢,我实在懒得解释了,从网上摘一段给你看吧:
“1、年龄:新生儿期白细胞计数较高,可达15000-30000/μL,通常在3-4天后降至10000 /μL,初生儿外周血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第6-9天逐渐下降至与淋巴细胞大致相等。整个婴儿期淋巴细胞均较高,可达0-70%。
2、日间变化:一般安静松驰时白细胞较低,活动和进食后较高;早晨较低,下午较高,一日之内可相差一倍。
3、运动、疼痛和情绪影响:剧烈运动、剧痛、极度恐惧等均可使白细胞短时增高。
4、妊娠与分娩:妊娠期特别是最后一个月白细胞可增高,分娩时可高达34000/μL,产后2-5日内恢复正常。
由于生理因素,同一检测对象白细胞计数甚至可波动50%。”
血常规隔半个小时测一次就能有较大波动,这属于生理性变化,没有什么意义。对于慢淋来说,重要的是具有慢淋免疫表型的细胞分别在外周血和骨髓中的数量,这个在血常规上不大能体现出来,特别是当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不太高的时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