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154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病理报告
- 弥漫大b细胞
- 目前状态
- 治疗中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弥漫大b细胞
就诊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目前状态治疗中
最后登录2020-8-7
 
|
生病了,要化疗没法再养狗狗,只得把玩具型泰迪犬”康康”送给老同学。老同学很爱康康,养得比我们自己还精心,狗狗很乖,也很喜欢新主人。我们非常放心,
但是,在睡梦中,经常梦到康康。多年不作噩梦,就是生病以后也不做噩梦。唯一的噩梦就是带康康出去玩,玩得很高兴,突然康康不见了,到处找也找不到,很着急,一下从梦中醒来,惊出一身冷汗,再也不能入睡,老泪纵横。
康康去了好人家,有个好归宿,弥补了当年养狗时的考虑不周,当时的确没有预计到自己能够养狗狗的时间是否足够,为此心存愧疚!
康康离家数月了,到现在每当吃饭时都会喊康康,因为康康在家时,每每喊吃饭,它都会兴高采烈的去叫爷爷或奶奶。
狗狗对主人依恋远非人类可比,你养了它,它就会一生依赖你,追随你,甚至讨好你,生怕失去你。人类大至只是在未成年时会有这样的依恋。也许狗狗的智商比人类低太多,没有更多的要求和欲望,对主人忠诚已成为它们终生的习惯或天性,狗狗对自己的下一代就没有过多的关爱,一旦断奶就形同路人。只有对主人的忠诚终生不变。人类则相反,对下一代的关注甚于对上一代,这也是天性。因此某些发达国家把养老当做政府和社会的责任而不是家庭的责任。我们只有靠道德伦理甚至法律约束让家庭赡养老人。亲情关怀的则完全出于自觉自愿。中国的老人往往不愿意拖累子女,子女未必能真切感知。假如亲情残缺又没政府主导养老政策的推出根本解决不好养老问题,实际生活中子女不赡养老人事件时有发生。现实中人文主义关怀的匮乏与缺失,老人的悲凉、凄苦、无助感加剧,导致自杀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些事件似乎对子女和社保是“好事”,因为它可以减轻了社会和家庭负担,然而它同时也挑战了人性的底线。
有时经常会冒出这样的想法;家庭养老更多出于责任,而狗狗与主人的关系更多出于天性。你养了它,它回报的是真实的天性,不掺杂任何对利益的觊觎。 老人与狗的互动是真实世界中少有的真善美。
总而言之,狗狗们对人的忠诚,给人带来无穷的安慰和单纯的快乐。因要化疗没法养狗狗,失去太多的精神籍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