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73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上肿
 
- 病理报告
 -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 目前状态
 - 康复0-1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滤泡性淋巴瘤1-2级
就诊医院上肿
目前状态康复0-1年
最后登录2025-11-4
 
 | 
 
原文:https://meetings-api.hematology.org/api/abstract/vmpreview/296178 
 
挑重点的说: 
1、我们回顾性地筛选了2013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1日期间在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接受一线BR方案治疗的连续性滤泡性淋巴瘤(FL,1-3A级)成年患者。从病历中收集了患者的基线人口统计学、临床和影像学特征。采用标准定义,从治疗开始时间计算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组织学转化累积发生率(CIHT) 
2、共纳入194例患者。该队列的中位年龄为61岁(范围27-91岁),52%为男性。超过半数(54%)的患者就诊时为IV期(37%为III期),86%的患者为1-2级滤泡性淋巴瘤(FL)。诊断时Ki-67的中位数为15%,最大SUVmax为10.0 
3、33 例患者(17%)的苯达莫司汀剂量有所减少,其中高龄被认为是调整剂量的最常见原因。 
4、治疗结束后,151例患者(78%)接受了PET/CT复查。在这些患者中, 总缓解率(ORR)和完全缓解率(CR)分别为89%和80%。在33例接受CT评估的患者中, ORR和CR分别为90%和70%。中位随访时间为 65.1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6.9个月,中位至下次治疗时间(TTNT) 和中位总生存期(OS)均未达到。6年TTNT和OS分别为56%和78%。有5例死亡可能与治疗相关, 均由感染引起。 42 例患者(22%)在 24 个月内出现疾病进展(POD24), 其中 27 例(64%)在疾病进展时经活检证实存在组织学转化。 总队列 2 年和 6 年的 CIHT 分别为 13% 和 17%。 
5、单因素分析显示,与较差的无进展生存期(PFS)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每增加10岁,风险比[HR]为1.24,95% CI 1.02-1.49)、乳酸脱氢酶(LDH)升高(HR为4.69,95% CI 2.64-8.33)、SUVmax(每增加1个单位,HR为1.04,95% CI 1.01-1.07)以及第1周期苯达莫司汀剂量减少(HR为3.05,95% CI 1.85-5.02)(Cox回归分析)。LDH升高(HR为2.72,95% CI 1.05-6.70)与转化风险增加相关。 
6、此外,我们还根据既往文献(Rossi,Haematologica 2020)研究了基线SUVmax升高(以15为临界值)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基线SUVmax≤15的患者相比,基线SUVmax升高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数值上更短(中位数为33.3个月 vs. 83.8个月,p=0.20),下次治疗时间更短(中位数为34.1个月 vs. 103.9个月,p=0.04),且2年(23% vs 6%)和6年(37% vs 11%)的CIT增加(p<0.01) 
7、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针对接受一线BR方案治疗的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的真实世界疗效分析之一。这些数据再次证实BR方案是一种有效的一线治疗方案,并具有良好的长期疗效。值得注意的是,基线SUVmax升高与较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更高的转化风险相关,这与先前对FL患者的分析结果一致(Strati,Haematologica 2019),提示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考虑其他治疗策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