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02|回复: 5

【淋巴瘤大讲堂】从“最后一根稻草”到“治愈新希望”,CAR- T重塑淋巴瘤治疗格局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51

主题

1499

帖子

1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淋巴瘤,未分类
目前状态
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
2025-10-1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曾经,CAR-T治疗仅是淋巴瘤患者无奈之下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如今,它已成为许多患者通往临床治愈的“新希望”。随着第一款CAR-T在我国获批上市,CAR-T治疗线正在不断前移。上海市同济医院血液科团队自2015年开展首例CAR-T治疗以来,通过精准筛选、准确预测、创新桥接治疗、双靶点CAR-T技术以及全程化的毒性管理,将患者三个月完全缓解(CR)率提升至87.5%,远超国际数据。本期《淋巴瘤大讲堂》,李萍教授将带您深入了解CAR-T如何改变淋巴瘤治疗格局,并分享上海市同济医院积累的宝贵临床经验与未来展望

视频讲解更精彩,请点击观看

CAR-T治疗:给免疫细胞装上“抗瘤GPS”

CAR-T治疗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药物,而是一种细胞治疗产品。其制备过程是从患者体内采血提取T细胞,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给T细胞装上‘肿瘤识别GPS’(CAR受体),在体外培养扩增7-14天,达到治疗剂量后回输患者体内,精准追杀癌细胞。整个过程像一场“免疫细胞特训”:采细胞(提取士兵)→ 实验室改造(装备武器)→ 扩增培养(军队集训)→ 回输体内(奔赴战场)。

在早些时候,CAR-T主要是复发难治患者,多线治疗失败后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随着技术发展,目前国内已有多款CAR-T产品获批上市,CAR-T治疗不再局限于晚期患者现在也有CAR-T产品已获批用于二线治疗(一线方案无效或复发后),而上海市同济医院也在开展一线CAR-T临床试验为对化疗恐惧或高危患者提供更早的治疗选择。

精准筛选:预测疗效的关键步骤

上海市同济医院血液科自2015年开展首例CAR-T治疗以来,通过10年临床数据,对患者预后、安全性精准筛选方面积累了独到经验,总结出一套“疗效预测模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CAR-T疗效进行预测:

1 肿瘤特征:大小、分布情况很重要
肿瘤大小:超过5cm的大肿瘤疗效较差,“分散的肿瘤”同样危险!如果肿瘤在身体多处分散存在,且PET-CT显示SUV值(代谢活性)高,患者预后会显著下降。

结外侵犯:皮肤、胸膜、胸腹膜等浸润的患者,早期缓解率和普通患者一样,但短期复发风险极高,需提前规划联合BTK 抑制剂的巩固治疗。

2 基因与免疫指标:嗜酸细胞高反而是“好信号”
嗜酸细胞:治疗前嗜酸细胞水平高的患者,更容易获得完全缓解(CR),且缓解持续时间更长。

双表达与TP53突变:双表达淋巴瘤患者的CAR-T疗效和普通患者无差异,但双表达+TP53突变会导致疗效“断崖式下降”,需联合更强的桥接治疗。

NOXA基因表达:NOXA基因表达水平影响着患者对 CAR-T治疗的敏感度,通常NOXA低表达的患者,接受CAR-T治疗后效果不佳。

3 疗效预测模型:输入数据就能算“复发风险”
基于这些发现,上海市同济医院把患者年龄、体能状态、TP53突变等指标建立了“CAR-T疗效预测模型”,输入患者数据即可算出CAR-T后复发风险和生存期

桥接治疗:给CAR-T“搭好桥”,疗效大大提升

从采细胞到CAR-T回输,通常需要3周左右的“等待期”。这段时间如何控制肿瘤进展、提升CAR-T疗效?上海市同济医院会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个性化桥接治疗方案。

1 BTK抑制剂:给结外侵犯患者“上保险”
对于皮肤、骨髓等结外侵犯的患者,CAR-T前联合BTK抑制剂(如泽布替尼、奥布替尼),1年无进展生存率(PFS)可达60%以上,显著降低复发风险。

2 小剂量放疗:让CAR-T“打得更准”
“只要适合做放疗,我们都会建议患者在CAR-T前补做。”李萍教授解释,放疗不仅能缩小肿瘤,而且做过放疗的患者,CAR-T后CR率比未放疗者更高,生存期显著延长。

3 西达本胺:解决CAR-T“抵抗难题”
如果患者NOXA基因低表达(会导致对CAR-T治疗不敏感),在桥接期使用西达本胺,仅需1周就能上调基因表达,使原本耐药的患者疗效恢复至正常水平。

与此同时,对于CD19低表达的患者,使用西达本胺(HDACi抑制剂)可上调CD19表达不仅为这些患者提供使用CD19CAR-T治疗机会,也可提升CAR-T疗效。

技术创新:双靶点CAR-T、CD20CAR-T备用方案,给复发患者“留后路”

很多患者担心如果CAR-T失败,后面是不是无路可走了?其实,随着CAR-T技术发展,双靶点、多靶点CAR-T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上海市同济医院提前为患者备好“Plan B”。

1 双靶点CAR-T:疗效达“天花板”
上海市同济医院开展的双靶点CAR-T临床试验(如CD19+CD20),在惰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淋巴瘤中,总缓解率达92%,多数患者实现完全缓解且不同亚型患者都能获得相似的生存时间。

2 CD20 CAR-T:CD19失败后“再战一局”
对于CD19 CAR-T失败的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同济医院的CD20 CAR-T治疗总反应率达93%,CR率57%,30%患者可维持3年以上完全缓解。

3 细胞备份策略:“一次采细胞,多次使用”
对于做CD19单靶点 CAR-T的患者,上海市同济医院还会在采细胞同时,备份CD20细胞,万一未来复发,可直接启动二次CAR-T治疗,不用再等3周制备时间,这让高危患者的“救援”更及时。

安全管理:从“毒性恐惧”到“可控可防”

CAR-T治疗最令人担忧的是副作用,但通过规范管理,患者能够平稳度过毒性期。上海市同济医院的CAR-T全程“毒性防控体系”不仅关注CAR-T治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还针对治疗后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提前制定应对措施,降低各种毒副反应发生的概率。

1 局部CRS:肿瘤“假性增大”别慌

淋巴瘤患者的CAR-T副作用和白血病不同:肿瘤会因CAR-T细胞“涌入战斗”出现局部肿胀(如脖子肿块变大、嘴歪),这是“局部CRS反应”(免疫细胞在肿瘤内“打仗”),不是病情恶化,对症处理后会逐渐消退。

2 中国专家共识:为淋巴瘤CAR-T毒性“量身定制”指南

尽管国际上已有CAR-T毒性管理指南,但针对淋巴瘤的毒性管理缺乏专门规范。为此,同济医院联合国内多家CAR-T中心,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CD19 CAR-T治疗B-NHL毒副作用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2)》,明确了淋巴瘤特有的毒性鉴别与处理原则。

3 CAR-T治疗日记:医患协作的“毒性监测手册”

毒性管理不是医生的“独角戏”,患者和家属的参与同样关键。同济医院医护团队联合设计了《CAR-T治疗日记》让患者家属每天记录身体变化(如头痛、恶心、皮疹),护士每日查房时同步核对,形成“家属记录-护士监测-医生评估”的闭环管理目的是尽早发现毒副反应,帮助患者平稳度过毒性关。

5cc68e551e2568240f3066aa946ccc59.png

4 长期毒性预防:带状疱疹和乙肝激活“可防可控”

CAR-T会暂时抑制B细胞,导致免疫力下降,需重点防范长期毒副反应。常见的长期毒副反应有带状疱疹和乙肝激活,上海市同济医院通过临床数据总结出精准防控方案:

带状疱疹未预防时发病率高达50%,常规让患者服用伐昔洛韦或阿昔洛维进行预防17例患者中仅1例发生带状疱疹,发病率显著降低。

21ee57ae58a8d8075798d0ba398d833b.png

对于乙肝激活,无论既往是否感染乙肝,均不影响CAR-T疗效但表面抗原阳性患者需定期检测HBV DNA(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坚持服用抗病毒药物。即使已治愈的乙肝患者,若不预防仍可能激活,需高度重视随访。

a3b93a1453d245918b6511d31c3277cb.png

同济数据:单靶点CAR-T CR率提升至87.5%

通过上述全程管理,上海市同济医院的CAR-T疗效不断突破:单靶点CAR-T的3个月CR率从既往的58%提升至87.5%,双靶点CAR-T的CR率超90%。

d57ac4d269fca7c524bf2e4f6413e463.png

目前同济医院正在开展双靶点通用型CAR-T临床研究为T细胞功能不佳的患者、移植后免疫未重建的患者,以及病情进展迅速无法等待常规制备的患者提供“即拿即用”的治疗选择。

从2015年上海同济医院开展首例CAR-T治疗至今,已让超千例淋巴瘤患者重获新生。正如李萍主任所说:“CAR-T不是‘神药’,但通过精准筛选、个性化桥接、全程管理,正让它从‘少数人的希望’,变成更多患者的‘治愈可能’。”未来,随着双靶点、通用型CAR-T技术的发展,淋巴瘤“治愈时代”将离我们更近。

专家介绍

9a333015bebdb3c7a19b4bf9516ed62b.jpg

李萍 教授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分会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生物治疗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血液病专科联盟白血病免疫细胞治疗协作组副组长
  • 中华志愿者协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血液专业组副组长
  • 上海市中西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
  • 上海市免疫学会血液免疫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上海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副组长
  • 泛长三角CART治疗联盟秘书长、副理事长
  • 主要从事淋系肿瘤诊疗及CART免疫治疗,参编多部CAR-T治疗相关毒性管理专家共识/指导原则。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参国家级项目及上海科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Blood、Cancer Commun、AJH等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


END
编辑:喵喵  | 排版:悠然  | 审核:娟娟
声明:本文中涉及的信息仅供淋巴瘤病友及家属交流参考,不作为用药推荐,具体诊疗方案请遵从专业医生的意见或指导。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9

主题

320

帖子

521

家园豆

最后登录
2025-10-3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病理会诊:专家看切片
越先进,越便宜,我们越开心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

主题

179

帖子

1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弥漫大b细胞(非生发中心起源)
就诊医院
武汉同济医院
目前状态
康复3-5年
最后登录
2025-10-3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鄂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5

主题

2271

帖子

1万

家园豆

最后登录
2025-10-3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32

主题

1332

帖子

3571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就诊医院
301医院
目前状态
治疗中
最后登录
2025-10-3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如果能进医保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8

主题

583

帖子

4088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最后登录
2025-10-3
发表于 3 天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泉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