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34|回复: 0

[专家解读] 专家解读 | 皮肤T细胞淋巴瘤什么时候该做异基因移植?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51

主题

1499

帖子

1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淋巴瘤,未分类
目前状态
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
2025-10-1
发表于 3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编者按8月落幕的第十三届陆道培血液病学术大会,汇聚国内外血液病领域权威专家,围绕淋巴瘤在内的多个血液病专题,深度分享血液病诊疗前沿进展。这些专业内容不仅为临床决策提供高纬度视角,更助力提升淋巴瘤综合诊疗水平,为患者带来精准治疗的新希望。

为此我们推出淋巴瘤专题报告系列回顾,旨在延续学术交流价值,推动临床经验与科研成果双向赋能,为医患共同应对淋巴瘤凝聚智慧与力量系列回顾文章将系统梳理专家发言精华,希望通过这样的梳理,能够帮助淋巴瘤患者和家属更清晰地把握淋巴瘤诊疗的最新动态,为淋巴瘤患者的治疗之路送去更多信心与希望。

在第十三届陆道培血液病学术大会上,陆道培医院曹星玉教授作了《皮肤T细胞淋巴瘤治疗进展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主题分享,针对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的治疗进展,尤其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应用时机和策略,进行了深入分享。

视频讲解更精彩,请点击观看

1 疾病特点与预后分层

蕈样肉芽肿(MF)是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最常见的类型,早期(ⅠA–ⅡA期)表现为惰性,预后较好,5年生存率可达70%-90%,但进展至ⅡB期及以上时预后显著恶化,ⅡB期中位生存仅5年,ⅣB期仅1.4年。而Sézary综合征(SS)传统被认为是MF的变异型,但最新WHO分类将其分为独立疾病,属于侵袭性白血病亚型,中位生存期仅32个月。

2 不同阶段如何治?别错过最佳干预时机

MF早期(ⅠA、ⅡA期)以皮肤局部治疗为主如外用激素、光疗、放射治疗等,整体缓解率可达50%-100%但需注意,常规药物无法治愈,疾病会逐渐进展,需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8ca063231e823ebc717e562ae0a02fae.jpg


进展期(ⅡB期及以上/SS):需全身系统治疗,包括靶向药(如CD30单抗、莫格利珠单抗)、化疗等,但效果有限——客观缓解率多为20%-40%,且缓解时间短,难以长期控制病情。

05e1cbd12b0e35396a79d3816e135b1b.jpg
需要注意的是,自体移植并不能让CTCL患者获益虽然能让患者获得短暂缓解,但大部分病人会在自体移植后短期复发,而且进展迅速。

5f9cb61c2223a280929541461ec25b31.jpg
虽然常规药物无法治愈进展期CTCL,而且自体移植并不能让进展期的CTCL患者获益,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显著延长生存期数据显示,进展期患者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五年生存率约50%,若移植前达到完全缓解(CR)或非常好的部分缓解(PR),生存率可提升至74%。

c936d80ab8c03876416431b23da4c948.jpg

3 异基因移植是最重要的治愈手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可能治愈进展期CTCL的最重要手段尤其对于ⅡB期及以上的MF和SS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

但移植的时机把握对预后有着较大影响,EBMT(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协会)研究数据显示,从疾病诊断到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间隔时间若超过18个月,移植效果会显著变差,生存率降低。因此进展期患者需尽早评估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行性,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不仅是移植的时机,疾病的类型对移植疗效也存在差异。SS患者通常对移植物抗淋巴瘤效应(GVL)更敏感,移植疗效相对较好;而MF患者易形成大肿块或发生大细胞转化,这些因素会削弱GVL效应,导致移植效果较差。因此,建议尽量在发生大细胞转化前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632272287468cf3f76cf4af92bef1808.jpg

4 治疗策略与注意事项

目前,针对MF/SS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尚无统一的预处理方案标准,但临床上多采用减低强度预处理方案(如含氟达拉滨、马法兰等该类方案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尤其适用于体能状态较差或伴有皮肤感染风险的患者。

移植前应尽可能使疾病达到完全缓解(CR)或部分缓解(PR)状态,研究显示移植前达CR/PR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OS)可提升至74%。为进一步降低肿瘤负荷、创造有利移植条件,可考虑采用全身电子线照射、CD30单抗、自体移植等作为桥接治疗。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应避免使用CCR4抗体或PD-1单抗等进行移植前桥接治疗由于其半衰期较长,移植后仍可能持续存在于体内,会增加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风险。

fbc12d32e3a84fff946218ce8fe4a77f.jpg

5 移植后需关注复发监测与干预

复发多在2年内,因此移植后2年内需定期复查(如皮肤活检、血液检查),若发现复发,可通过调整免疫抑制剂等方式激活“移植物抗淋巴瘤效应(GVL)”,让部分患者再次获得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区分复发与GVHD移植后皮肤异常可能是原发病复发或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需通过活检明确,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

对于进展期皮肤T细胞淋巴瘤(≥ⅡB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当前最有效的治疗选择,别让“等等看”耽误治疗。尽早与医生沟通评估异基因移植可能,在病情进展前完成干预,才能为自己争取更高的治愈希望。

专家介绍

36f448695261c6d360a40c90f177fd11.png

曹星玉 教授
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北京陆道培医院
主任医师 移植二病区病区主任(副院长级)

  • 北京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会委员
  •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造血干细胞移植专业委员会委员
  • 河北省实验血液学会第一届造血干细胞应用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 河北省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 北京医学伦理学会理事会理事
  • 主要工作方向:血液病良、恶性疾病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二次和三次移植均有丰富经验。


END
供稿:喵喵  | 排版:小米  | 审核:硕哥
声明:本文中涉及的信息仅供淋巴瘤病友及家属交流参考,不作为用药推荐,具体诊疗方案请遵从专业医生的意见或指导。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