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简称慢淋)是一种异质性很强的疾病,不同患者的疾病进展和预后差异很大。有些患者可能终其一生无需治疗,而有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却可能多次出现复发,而部分伴有高危预后因素的患者不仅临床进展快、易复发,且生存期也较短,成为临床治疗中面临的难题。哪些是慢淋的高危因素,如果存在高危因素又要如何应对呢?近日,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马军教授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围绕高危慢淋患者的治疗困境以及相关治疗新进展进行了深入讲解。淋巴瘤之家对专家观点进行汇总,分享给各位慢淋患友。
认识慢淋的高危因素
医生通常通过以下几个指标来判断是否属于高危群体:IGHV基因未突变、TP53基因异常(包括缺失或突变)、17号染色体缺失(del(17p))。
根据国际预后评分系统,不同风险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确实存在差异:低危组93.2%、中危组79.3%、高危组63.3%、极高危组23.3%。伴有del(17p)异常的患者,中位总生存期以往仅为32个月左右,治疗上相当有挑战性。
新一代BTK抑制剂:改变高危慢淋的治疗格局
近年来,BTK抑制剂的出现改变了慢淋的治疗模式,成为标准治疗方案之一。临床研究证实,这类药物不仅为初治患者带来生存改善,也能为高危患者带来生存获益。
SEQUOIA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III期临床研究。队列1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无del(17p)的患者,无论IGHV基因是否突变,接受新一代BTK抑制剂泽布替尼治疗都能获得显著的无进展生存获益,5 年 PFS率76%。在IGHV未突变患者中,泽布替尼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未达到,而传统化疗组为33.6个月。
队列2研究结果显示:泽布替尼在伴有del(17p)/TP53突变的患者中表现出与无del(17p)突变人群一致的生存获益,60个月无进展生存率达到72.2%,60个月总生存率达到85.1%,结果相当鼓舞人心。
中国多项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泽布替尼的临床疗效
首个针对泽布替尼单药治疗慢淋中国真实世界研究中,纳入了72例接受泽布替尼口服160mg,每日两次治疗≥3个月的患者,中位随访16.7个月,未观察到11q-、TP53异常或IGHV突变状态对患者PFS或OS的显著影响,初治患者ORR为96.2%,12个月PFS率和OS率分别为92.2%和94.1%。
另一项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经过36个月随访发现,TP53异常对接受泽布替尼治疗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无影响。
2025版CSCO淋巴瘤诊疗指南明确:I级推荐(优先推荐)泽布替尼作为无论是否超过65岁、是否伴有del(17p)/TP53基因突变、是否存在严重伴随疾病的初治CLL/SLL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
马军教授:
CLL临床表现存在显著异质性,部分患者病程表现为惰性,而另一部分却表现为侵袭性。其中伴有多种高危特征如IGHV未突变、del(17p)和(或)TP53基因突变的患者预后较差,引起了临床的广泛重视。
近年来,BTKi的问世改变了CLL患者的治疗格局,泽布替尼作为新一代高选择性BTKi,不仅打破了传统化疗的局限性,更在SEQUOIA研究中交出“高分答卷”:在IGHV未突变患者中,泽布替尼组中位PFS较BR组显著延长(未达到 vs 33.6个月),而针对存在del(17p)/TP53突变的患者,泽布替尼也能实现与无del(17p)人群相当的生存获益,60个月PFS率分别为72.2%和75.8%,60个月OS率分别为85.1%和87.0%。以上结果表明,无论患者是否伴有高危特征,泽布替尼一线治疗均有显著的生存获益,为高危CLL/SLL人群的治疗困境提供了解决之法。
朱军教授:
作为临床研究的进一步延伸,真实世界数据可提供新药在实践中的有效信息,同时,治疗方案需通过长期疗效验证,助力患者带来长生存希望。
中国多个中心的真实世界数据为泽布替尼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重要循证支撑:一项研究首次报告了泽布替尼单药治疗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其中42.3%的患者伴有13q-,29.6%伴有12号染色体三体,9.4%伴有11q-,26.2%伴有TP53异常,50.0%为IGHV未突变,但均未影响患者接受泽布替尼一线治疗后的生存获益,12个月PFS率和OS率均保持在92%以上;另一项多中心研究结果也显示,TP53异常对患者接受泽布替尼一线治疗后的PFS和OS均无影响(P分别为0.362和0.512),初治人群36个月PFS率和OS率分别高达84.3%和92.3%。
结合III期SEQUOIA研究结果,泽布替尼在初治CLL/SLL患者中的循证证据已形成“闭环”,无论患者是否伴有高危特征,从临床注册研究到真实世界证据,泽布替尼均展现出高度一致的生存获益,也助力长生存成为患者在临床实践中可触达的治疗目标。
写在最后
目前,以泽布替尼为代表的新一代BTK抑制剂已经获得中外权威指南的一致推荐,用于所有初治CLL/SLL患者(无论是否伴有高危因素)。这意味着高危慢淋患者有了新的有效治疗选择。
如果您是慢淋患者,特别是伴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请不必过分焦虑。现代医学的进步已经带来了新的治疗手段,泽布替尼等创新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已经得到大量临床证据验证。可以与您的主治医生充分沟通,选择最适合您的治疗方案。
专家介绍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淋巴瘤科主任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会副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监事会副监事长 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专家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北京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北京癌症康复会会长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
参考文章:马军教授、朱军教授:高危攻坚再添力证,从SEQUOIA研究到真实世界数据,泽布替尼助力高危CLL/SLL患者突破生存困境
END 编辑:孔雀河 | 排版:悠然 | 审核:娟娟 声明:本文中涉及的信息仅供淋巴瘤病友及家属交流参考,不作为用药推荐,具体诊疗方案请遵从专业医生的意见或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