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最后登录2025-9-11
|
尊敬的陆道培医疗淋巴瘤骨髓瘤中心周道斌教授、张薇教授、柳喜洋医生、周欢医生、护士长及所有医护伙伴:
今天怀着满心感激与重生的喜悦,写下这封信,想对你们道一声:谢谢你们,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三年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确诊打破了我的生活,标准化治疗与自体移植后的复发,更让我陷入“生命只剩倒计时”的绝望——曾想过放弃,是“淋巴瘤之家”的洪飞老师鼓励让我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却没想到,这一步竟成了我重生的开始。
忘不了初次桥接治疗后,颈部淋巴结明显缩小的那一刻,更忘不了你们始终如一的温暖:张薇教授温柔的和我沟通病情,迅速制定治疗方案,护士长在我呕吐时轻轻拍背的安抚,柳医生每天多次来病房关注病情、耐心解答疑问的细致,让我第一次觉得“医院不像医院,更像能安心依靠的地方”。
最难忘的,是两次细胞因子风暴来袭时的生死博弈。第一次高热40℃、指标全面失控,确诊CAR-T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时,我以为自己挺不过去了,是你们果断启动HLH-94方案、芦可替尼治疗,输血科紧急调配血浆,分离室护士长放弃休假连夜返岗,两次血浆置换硬是把我从生死线上拉了回来;大年初五风暴再临,柳医生得知消息,立刻从老家赶回北京,连家都没回就直奔病房,张薇主任也放弃假期,带着新年吉祥娃娃握着我的手说“别怕,我们陪你过年”。那一刻,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我人生最低谷,是你们给了我活着的勇气。
2025年2月17日,当医生告诉我PET-CT显示病灶完全消失、达到“完全缓解”时,我喜极而泣。更让我感动的是,CR那天,你们捧着鲜花走进病房,齐唱《阳光总在风雨后》,张薇主任还带着可爱的吉祥物来给我加油,柳医生甚至把用药明细画成漫画帮我理解——这些瞬间,比药物更能治愈我的心。因为有您们,我可以放下心里的压力,放下不安,放下恐惧,以最好的心态,勇敢的迎接战斗,赢得重生!
你们不仅用顶尖的技术(R-GemOx二线化疗桥接联合CD19/CD22双靶点CAR-T治疗)战胜了病魔,更用“医者父母心”的温度,重建了我对生活的信念。现在我常跟病友说:“在陆道培,我找到的不仅是新生,更是医疗本该有的样子。”
千言万语道不尽感激,唯有祝愿你们平安顺遂、工作顺利。也想借这封信告诉更多像我一样曾陷入绝望的患者:别放弃,总有一群白衣天使会为你托底,陆道培的医护团队,就是这样的存在!
此致
敬礼!
患者:刘红梅
2025年9月1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