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最后登录2025-8-22
|
发表于 昨天 23: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徐州
第一份报告
病变部位:腰2椎体病变组织
病理诊断:符合 骨原发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
免疫组化:
CD20(+)、CD79a(+) → 明显B细胞来源
CD3(−) → 排除T细胞
C-myc(−)
Ki-67:60% → 增殖活跃
➡️ 结论:提示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
第二份报告
诊断意见:腰2椎体活检,免疫组化后:
大量 CD68 阳性的吞噬细胞
CD20 阳性 B 细胞有,但局灶,CD3 阳性 T 细胞也存在
CD30 部分细胞阳性(考虑免疫母细胞)
Ki-67 高达 70% 左右
排除霍奇金淋巴瘤、Burkitt 淋巴瘤,但形态倾向 Rosai-Dorfman 病(朗格汉斯细胞相关的组织细胞增生病)
建议送淋巴瘤专家会诊进一步明确
➡️ 结论:倾向组织细胞相关病变(如 Rosai-Dorfman 病),但不完全排除淋巴瘤。
---
为什么会出现矛盾?
1. 取材部位差异
如果取样区域不同,可能一个区域以淋巴瘤细胞为主,另一个区域以组织细胞反应为主,造成结果差异。
2. 免疫组化标记物解读差异
第一份强调 B细胞标志物强阳性(CD20、CD79a),所以诊断DLBCL。
第二份看到 大量CD68阳性的组织细胞,认为可能是Rosai-Dorfman病。
3. 疾病本身可能“混合”或“伴随反应”
部分罕见病例里,淋巴瘤病灶周围伴有大量组织细胞浸润,容易被误判。
也存在 组织细胞病合并淋巴瘤 的报道。
---
我的推测
目前的资料 更支持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CD20、CD79a 强阳性是关键证据
Ki-67 高达 60–70%,提示恶性淋巴瘤的增殖特点
第二份报告里的“Rosai-Dorfman”可能是过度解读了组织细胞反应
但因为两份报告矛盾,需要做更完整的免疫组化面板(如PAX5、MUM1、BCL6、EBER、CD10 等),甚至考虑做 分子病理(FISH/NGS) 来进一步确诊。
---
✅ 结论建议:
最可能的疾病是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但因第二份报告有“Rosai-Dorfman病”的提示,建议:
1. 送有经验的 淋巴瘤中心/血液病理专家会诊;
2. 做 更多免疫组化和分子学检测 确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