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淋巴瘤的治疗,身体的变化常让患者对亲密关系产生顾虑。能否拥有性生活?如何确保安全?这不仅是身体的疑问,更是情感的需求。淋巴瘤之家特别邀请到生殖医学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李晶洁教授,为大家提供科学指导。
夫妻间的性生活是生活的重要部分,关乎身心健康与家庭和谐。对淋巴瘤患者及伴侣而言,存在性需求是正常的。在免疫状态正常且做好避孕的前提下,患者是可以同房的。癌症并非性生活的终点,国内外研究也表明,康复期患者适当的性生活,对身心康复有积极意义。 接下来,我将分阶段给出具体建议:
一、治疗期间:安全与保护是首要原则
此时身体处于特殊时期,需格外谨慎:
1、免疫状态是前提
核心原则: 化疗、放疗等会显著抑制免疫功能。“重建免疫系统”是安全的基础。 何时需暂停: 当医生告知免疫力低下(如血象未达标、骨髓抑制期、明显虚弱),强烈建议暂停性生活。此时感染风险极高。 何时可谨慎考虑: 仅在医生确认免疫系统相对稳定(血象基本正常,感染风险低)时,才可考虑恢复。
2、药物影响与严格避孕
核心原则: 治疗药物多存在致畸风险。治疗期间,无论男女,必须严格避孕! 避孕方式: 首选安全套。它能有效避孕并提供物理屏障,降低性传播感染风险(尤其免疫力低下时关键)。避免使用可能受药物影响的激素类避孕药。
二、治疗结束后:循序渐进重启亲密
结疗是胜利,但身体恢复需要时间:
1、免疫重建仍是基础:
核心原则: 免疫系统恢复需时间(尤其强治疗或移植后)。需医生根据血象、免疫指标等综合判断是否已“重建”。 在确认前,仍需警惕感染风险。
2、药物残留与持续避孕:
核心原则: 药物代谢及生殖细胞修复需要周期。结疗后,仍需继续避孕一段时间! 避孕时长: 个体差异大,必须咨询淋巴瘤医生和生殖专家! 通常建议结束化疗后避孕 6个月至2年不等,具体取决于治疗方案、药物、年龄、性别等因素。
3、生育规划需专业评估:
计划怀孕前: 务必 进行专业生育力评估(精液分析、卵巢功能检查等)。 关键咨询: 必须 与淋巴瘤科及生殖科/妇产科专家详细沟通,评估治疗对生育的长期影响、当前生育力及妊娠安全性(包括复发风险、母体健康)。
三、关注身体感受与沟通
尊重身体: 治疗副作用(疲劳、疼痛、黏膜问题)及性激素波动可能影响欲望或舒适度。身体虚弱时,建议将重心放在治疗恢复上,暂停或减少性生活。不要勉强。 坦诚沟通: 与伴侣交流感受与需求。拥抱、亲吻等亲密接触同样传递爱与支持。 寻求帮助: 如遇持续阴道干涩、疼痛或勃起功能障碍,可向医生(妇科/泌尿科/性医学科)咨询,有改善方法。
四、关于传染与避孕
淋巴瘤不是传染病,不会通过性传播。 但在治疗中及医生确认可安全受孕前,必须严格避孕。
五、重要提示:
个体差异巨大: 疾病分型、治疗方案、个人情况均影响建议。本文无法替代主治医生的个性化评估。 沟通是关键: 关于免疫状态、避孕时间、生育计划或具体困难,坦诚主动与淋巴瘤科及生殖科/妇产科医生沟通是第一步。 伴侣支持: 伴侣的理解、耐心与支持至关重要。 淋巴瘤的旅程充满挑战,但生命的力量与亲密关系的温暖始终相伴。在科学指引和爱的支撑下,你们依然可以拥有安全、愉悦的亲密生活
专家介绍 李晶洁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博士期间赴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Robinson institute联合培养。 现任中山六院生殖中心女性生育力保存项目临床负责人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生育力保护专委会秘书长 广东省医师协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药学会妇产药学专家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临床医学会儿童实体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SCI文章2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中山大学青年教师培训计划等多项科研基金。作为执笔人参与《中国女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及保存专家共识》,《生育力保存中国专家共识》编写。参与《Expert consensus on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fertility management ofyoung breast cancer patients》,《年轻乳腺癌诊疗与生育管理专家共识》的制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