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最后登录2025-7-13
|
今天是妈妈中枢淋巴瘤确诊三年,自体干细胞移植出仓两年的日子了,回想整个治疗过程,虽然中间有一些波折,但整体来说还是比较顺利,整理一下治疗治疗历程:
2022.4.20 偶尔头昏眼花,在昆明呈贡区人民医院打了脑营养缓解,出院前核磁共振显示颅内占位,建议往上级医院转诊
2022.5.30 昆医附一院平扫+MRI,影像高度怀疑淋巴瘤
2022.5.30-2022.6.20 找到主治医生尚亚军医生,就诊于神经外科立体定向穿刺+病灶切除,取到病理,病理和免疫组化显示弥漫大B中枢淋巴瘤,建议转诊血液内科进行进一步治疗,病理出来拿着病理报告和片子去血液内科找到周挚周主任说了情况,自己也查了一点资料,虽然淋巴瘤最近这些年出了很多新药新方案,但是淋巴瘤的亚型有100多种,其中中枢淋巴瘤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很多药透不过血脑屏障,不管是美罗华还是cart t,虽然不能说没用,但是效果非常有限,目前还是以甲氨蝶呤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当我问完能活多久,医生给出的答复是1-3年(比我预想的好很多),所以决定开始进一步的治疗
2022.6.21-2023.4 入院完善检查,确定以甲氨蝶呤+替莫挫安+利妥昔单抗(美罗华)的联合化疗方案,所幸二疗以后肿瘤在影像上完全缓解,显示没有病灶了,后面四个疗程都是强化治疗
2023.4-2023.5 完成六个疗程的治疗后,终于可以缓口气,准备说定期复查就行,和学医的同学聊了一下,他刚好在肿瘤医院实习,就给我说是否考虑移植,后面他给了我一本最新的淋巴瘤治疗指南,后面我回来仔细看了一下,按照指南上来说,由于中枢淋巴瘤两年的复发率高达80%,一旦复发,意味着以往的药都耐药了,本身能用的治疗手段有限,既然现在把移植已经拉到一线作为巩固手段,国外的临床数据已经出来了,后面问了医生和淋巴瘤之家论坛的病友家属,这条路靠谱。
2023.5 但是说的容易,这条路做起来也挺难,找到昆医附一院的移植医生聊完以后,发现这边没有开展过中枢淋巴瘤的一线移植,同样的问题,外周移植的用药透不过中枢,中枢移植用药-塞替派 按照当时的市场价,2600一支,按照体表面积来算,至少100支,光药就20多万,虽然塞替派是甲类药,假如医院可以临采,可以报销80%,但是在医保控费的情况下,假如直接去国药买,就是按照正常价格,而且还要调货,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没有药商渠道,过了几天,医生说实在没钱就换方案,我们不同意
2023年5月底 权衡之下,只能转诊华西医院试试,好在哥哥在成都工作定居,转诊成都也不是什么难事,找到贾永前贾主任,和他说了一下情况,贾主任说不用担心药的问题,他来搞定。转诊也不容易,一方面是干细胞在昆明已经采好了,如何运输过来也是问题,所以我们商量后进行二次采干,加上我妈体重比较轻,可以用脐带血移植,好就好在最后二次采干也采出来了,脐带血也匹配上了,剩下的就是等待进仓移植
2023.6月 正式进仓,经过预处理,干细胞回输,在仓里呆了20多天,指标达到出仓标准,出仓
2023.7-2023.11 不幸的是移植出仓后不到一个月,就肺部感染了,后面四个月都是在医院里度过,开始满身疱疹,每天高烧,低烧的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好就好在贾主任没有放弃,甚至有一段时间我妈想出院不治了,贾主任说:“今天放你回去,后天你儿子又把你拉过来,你烦不烦,你给我好好呆着,我会给你想办法”。就这样折腾四个月终于好转,回昆明休养
最后经过两年的恢复,除了体力可能没有以前好和对去医院有阴影(本身母亲从小就是残疾人,腿脚簸行,治疗效果已经超出预期),生活还可以自理,生活质量还不错,最后感谢一路上帮助过我们的朋友和医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