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27|回复: 2

一份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问诊实录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64

主题

805

帖子

2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淋巴瘤,未分类
目前状态
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
2025-7-9

一生平安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北
本病例于2025年7月5日问诊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


在2025年的春天,65岁的老李本计划和老友们一起去郊外踏青,享受悠闲的退休时光,可命运却和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4月5日,老李突然发现身上冒出一片片红色、奇痒无比的荨麻疹,他赶忙去诊所打了针,疹子倒是很快消了下去,可没几天,他就摸到颈部的淋巴结肿了起来。

察觉到不对劲的老李,在4月10日去医院做了B超检查。检查结果让他心里一沉:双侧颈部、腋窝、腹股沟多处淋巴结肿大,心脏的二、三尖瓣有轻度返流,左室舒张功能也减退了,就连胆囊壁都变得毛糙。这一连串的问题,像乌云一样笼罩在老李心头。

之后的日子里,各种检查接踵而至。4月30日,基因重排TCRB呈阳性;5月6日,他被确诊患上了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为了确保诊断准确,病理还委托淋巴瘤之家服务中心送到高子芬教授那里会诊,结果同样支持这个可怕的诊断。好在除了淋巴结肿大,老李暂时没有其他明显症状。

同一天做的PET CT检查,更是详细地揭示了病情的严重程度。从头部的右枕部、后颈部,到颈部的各个区域,再到全身的多个部位,如双肺门、纵隔、腹部等,都发现了多发肿大且放射性摄取增高的淋巴结,最大的淋巴结尺寸不小,SUV值也高得惊人。此外,鼻咽侧壁、双侧扁桃体等部位也出现了异常,脾脏饱满且放射性摄取弥漫增高,扫描区骨髓放射性摄取也有弥漫轻度增高。这份检查结果,就像一份“战书”,宣告老李即将开启一场艰难的抗癌之战。

5月7日的NGS基因测序,检出CD28、RHOA、TET2基因突变;5月8日的骨髓活检显示骨髓增生大致正常。5月9日,老李迎来了第一次门诊化疗,采用阿扎胞苷+CHOP方案。化疗后的两天,原本能摸到的浅表淋巴结迅速缩小,几乎摸不到了,这让老李和家人看到了一丝希望。然而,化疗带来的骨髓抑制问题也随之而来,5月20日和22日,不得不使用瑞白升白。

可病情总是反复无常。5月23 - 24日,老李明显感觉淋巴结又开始增大,还伴随着明显的触痛。5月28日的B超检查证实了他的担忧,不仅淋巴结依然肿大,还查出了双侧甲状腺多发结节TI - RADS 2类和脂肪肝。

为了更有效地控制病情,5月28 - 29日的第二次化疗加入了维布妥昔单抗。这次化疗后,淋巴结虽然也在几天内缩小,但右侧颈部的淋巴结却没有完全消失,只是缓慢变小且变软。6月9日,骨髓抑制再次出现,又连续两天注射瑞白。6月12日,右边锁骨的淋巴结再次增大,颈部其他位置也跟着肿了起来。随后他前往浙一医院复查,B超显示颈部淋巴结又变回了确诊前的大小,好在腹股沟与腋下暂时未探及肿大淋巴结。

但命运依旧给他开了个玩笑。6月16日,PET CT检查结果出炉。看着报告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老李的手忍不住微微颤抖。报告显示,尽管横膈上下部分肿大淋巴结较之前有所退缩、减少,尤其是膈下区域较为明显,但仍有大量淋巴结伴FDG代谢增高,部分区域依旧存在高肿瘤活性。鼻咽侧壁、双侧扁桃体依旧高度可疑肿瘤浸润,脾脏和骨髓的异常情况也并未得到明显改善。那些曾经缩小的希望,仿佛被一场无形的风暴重新吹散。

同一天的肺部CT平扫,虽然提示部分肿大淋巴结有所缩小,可两肺散在的炎症和纤维灶,又像是新添的阴霾。病房的白炽灯冷冷地照着老李苍白的脸,他盯着天花板,沉默良久。之前化疗带来的短暂好转,不过是命运施舍的一点甜,转眼又将他推入更深的绝望深渊。

6月17日,老李还是不得不进行第三次化疗,方案依旧和第二次相同。化疗药水一滴一滴注入体内,可他心里清楚,这场战斗远比想象中艰难。这次化疗后,新的折磨接踵而至,静脉曲张和干眼症缠上了他。每天涂抹药膏、服药时,老李总会想起曾经健康的自己,如今却要在病痛的泥沼里苦苦挣扎。

6月27日,B超结果毫无意外地再次显示双侧颈部、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医院走廊里,老李拖着沉重的步伐,影子被灯光拉得很长,就像他看不到尽头的抗癌之路。每一次检查、每一次化疗,都像是一记重锤,敲打着他和家人的信心。但在这压抑的黑暗中,那一丝微弱的求生欲望,仍倔强地闪烁着,支撑着他们继续走下去 。

治疗效果怎么样,接下来该怎么走?为此,老李的家属委托我们之家服务中心问诊北京协和张薇教授:
1、希望医生帮忙评估一下患者目前治疗的有效性?
2、前面两次化疗后都出现缩小后又重新增大的情况,第三次目前看尺寸还可以,这种反复可能是什么原因?是否可能跟预后相关?
3、我单独整理了以往EB病毒的情况,显示EB病毒载量短时间起伏比较大,在当地医院做的EB病毒载量:第一次7万多,第二次13万多,但是在浙一做起来都是几千,是单位问题导致的吗?还是有其他原因?
4、考虑到多次化疗患者耐受度的情况,目前阿扎+bv+chp方案需要继续打几个疗?
5、目前患者的情况,是否推荐自体移植?如果不移植的话,根据患者的病理与基因突变情况,维持方案如何选择?可以推荐一下吗?
6、我们知识有限,除了以上的问题,针对我们的情况,医生有没有其他建议和看法? 指导一下我们未来的路,非常感谢!

在收到我们整理的资料后,张薇教授在两天内给出回复:

根据以上资料看,患者为中老年男性,病理明确诊断为血管免疫母T细胞淋巴瘤,AITL III期,临床和基因检测方面均符合,建议如下:

1、初始治疗采用:阿扎胞苷联合标准CHOP,后维布妥昔单抗(BV)联合阿扎胞苷及CHP方案,目前看PET -CT代谢反应评分为:5分,PR
2、从EBV-DNA滴度监测显示病毒载量下降未达到预期,EB清除不充分,缓解的不是很理想
3、建议调整治疗方案,转换为靶向联合化疗:戈利昔替尼联合GEMOX治疗
4、患者化疗不敏感,不适合自体移植,如果戈利昔替尼联合GEMOX 能够获得很好的缓解,后续更推荐使用戈利昔替尼进行维持  
5、如有进一步的需求,后续治疗也可以来我们门诊咨询,带齐影像学资料。

一个月后的PET -CT检查,等待结果的每一分钟都格外漫长。当医生拿着报告单走进病房,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老李,代谢评分从5分降到1分了,部分病灶几乎看不到了!”老李的老伴瞬间红了眼眶,颤抖着双手捂住嘴,不敢相信期盼已久的转机真的来了。

接下来的治疗,仿佛走上了顺风路。随着一次次化疗推进,老李身体的不适逐渐减轻,精神也越来越好。他开始在病房走廊里散步,和同病房的病友分享抗癌心得。三个月后的全面复查,所有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几乎完全消失,EB病毒载量也降到了正常范围。
回家那天,恰逢金秋十月,街道两旁的银杏叶金灿灿的。老李慢悠悠地走在路上,感受着阳光洒在身上的温暖。他重新拾起了搁置许久的钓鱼竿,每个周末都和老友们相约湖边。曾经那些在病床上度过的绝望日子,都成了他如今格外珍惜平凡生活的理由。

一年后的病友会上,老李站在讲台上,精神矍铄地分享自己的故事:“抗癌这条路,有过黑暗,有过绝望,但只要不放弃,总能等到破晓的那一天。”台下掌声雷动,他知道,自己不仅战胜了病魔,更用亲身经历,为无数在黑暗中挣扎的病友,点亮了一盏希望的灯。

如您的病例也需要权威专家的建议,可直接向我在平台内私信,或加下方二维码微信,或联系13521270579,感谢您对淋巴瘤之家服务中心的信任!

(本文已获患者授权发布,基于真实医学案例改编,关键诊断细节属实,患者信息已匿名化处理。医学建议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治疗依据,具体治疗请遵医嘱)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06

主题

7821

帖子

2068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目前状态
治疗中
最后登录
2025-7-9
发表于 5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病理会诊:专家看切片
现在文字流行AI风格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主题

53

帖子

102

家园豆

最后登录
2025-7-9
发表于 3 小时前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还在吃戈利昔替尼维持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