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63|回复: 1

【生命的拉锯战】侵袭性淋巴瘤问诊实例分享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661

主题

790

帖子

2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淋巴瘤,未分类
目前状态
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
2025-5-15

一生平安

发表于 昨天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本病例于2025年5月9日问诊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


57岁的陈玉华(化名)怎么也没想到,一次毫无征兆的左侧腰痛,会彻底改变她的人生轨迹。作为一名乙肝患者,多年来她一直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自己的身体,按时复查,规律服药。可2024年11月27日那天,左侧腰部突如其来的钝痛,像一根刺扎进了她原本平静的生活。

在当地医院急诊,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在她身上发现了异常——多发淋巴结肿大。左侧锁骨上窝、双侧腹股沟,都能摸到大小不一的肿物。虽然这些肿物不痛不痒,表面也没有任何异样,但医生凝重的表情还是让陈玉华心里“咯噔”一下。她强装镇定,反复追问:“医生,就是普通炎症吧?吃点消炎药能好吗?”得到的却是“先住院,进一步检查”的答复。

辗转来到大医院的普外科门诊,陈玉华的诊断书上写下了“多发淋巴结肿大”。12月16日,她躺在手术台上,忐忑地等待着淋巴结切除活检的结果。当病理报告显示“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时,陈玉华感觉天都塌了。更让她揪心的是,后续一系列基因检测结果不断跳出陌生又可怕的术语:C-MYC基因断裂、BCL6基因倾向断裂……医生解释说,这些都意味着病情的复杂性。

12月27日的PET/CT全身检查,更是让陈玉华几乎崩溃。报告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像一道道催命符:全身多发淋巴结浸润、中轴骨和骨盆骨的异常改变……就连肾脏、肺部也查出了各种问题。那一刻,她缩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泪水止不住地流,满脑子都是“为什么是我”“我的人生是不是要结束了”。

2025年1月,陈玉华开始接受R-CHOP方案治疗。化疗药物像汹涌的潮水,一次次冲击着她的身体。恶心、呕吐、脱发,这些痛苦接踵而至。可命运似乎还在和她开玩笑,脖子上的肿瘤不仅没缩小,反而有了进展。重新补充病理检查后,诊断从弥漫大B淋巴瘤变成了更棘手的伯基特淋巴瘤。

治疗方案不得不一次次调整。阿糖胞苷、环磷酰胺、维泊妥珠单抗……各种陌生的药物轮番上阵,每一次化疗,陈玉华都感觉自己在鬼门关走了一遭。2月到3月,密集的化疗让她虚弱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化疗后指甲发黑,吃不下任何东西,只能靠家人喂流食。

4月6日的增强CT复查结果,给了她当头一棒:双侧腋窝及纵隔淋巴结增多、增大,肺部炎症也在进展。看着报告单,陈玉华躲在病房的角落偷偷掉眼泪,丈夫默默拍着她的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但陈玉华没有放弃,在医生的建议下,4月21日她开始尝试Pola-R-EPOCH方案。这一次,命运终于露出了一丝善意。5月6日的复查结果显示,右侧腋窝及纵隔的部分淋巴结开始缩小!虽然左侧腋窝的淋巴结还在增大,肺部炎症却有了减少的迹象。

拿着报告单,陈玉华的手微微颤抖。这是这么久以来,第一次看到希望的曙光。“有效果了,真的有效果了!”她紧紧攥着报告单,声音哽咽。丈夫红着眼眶,笑着说:“我就说我媳妇最厉害,咱们继续加油!”

方案终于有效了!可化疗药的伤害越来也大,病人还能扛得住吗?之前就误诊过,还能相信这个医院接下来的治疗吗?为此,陈玉华的女儿周女士委托之家服务中心问诊北京协和医院张薇教授:

1.现在的治疗方案是否可行?
2.后续想要治愈能有什么更好的方案。
3.以现在患者的年龄和身体情况能否承受得住接下来的治疗。

之家服务中心5.8日晚收到周女士发来的患者病史资料,当晚整理好问诊材料。与周女士核对完成后,5.9日一大早交予张薇教授,张薇教授在中午12点前就给予细致回复:

根据以上资料看,患者为中老年女性,经病理确诊为伯基特淋巴瘤。
目前病历资料未明确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通常情况下,伯基特淋巴瘤患者确诊时LDH水平多>1000 U/L。从临床表现观察,该患者缺乏伯基特淋巴瘤典型的巨大病变特征,但疾病诊断仍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

建议如下:
1.认可当前治疗方案,但经典治疗模式通常采用DA-EPOCH方案与MA方案交替实施,而现有治疗方案在具体使用方式上存在了一些调整。若患者在治疗中期评估达到完全缓解(CR),可完成8个疗程治疗后终止;
2.治愈率约为70%。若中期评估未达到CR,则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优化治疗效果并改善预后。
3.如有进一步的需求,后续治疗可以来门诊咨询,带齐影像学资料。

方案是有效的,张薇教授也提出了建议。70%的治愈率也给家属打上了一颗定心丸。

在这场艰难的抗癌路上,陈玉华一边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一边在黑暗中寻找着微弱的光。每一次化疗,每一份检查报告,都是她与命运抗争的印记。她不知道未来还有多少难关要闯,但只要还有一丝希望,她就不会放弃。

在陈玉华的抗癌历程中,一次因误诊而走的弯路,深刻诠释了病理会诊的关键意义。起初,她被诊断为弥漫大B淋巴瘤,并据此接受了R-CHOP方案治疗。然而,几个疗程过去,颈部肿瘤不仅没有得到控制,反而持续进展。直到重新进行病理补充检查,才明确她患的是伯基特淋巴瘤。两种病症虽同属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但在治疗方案和用药选择上却有着显著差异。前期的误诊,不仅让陈玉华承受了不必要的痛苦,多次治疗也未能遏制病情,宝贵的治疗时间在一次次无效尝试中流逝。这一病例如同一记警钟,提醒着我们,精准的病理诊断是治疗的基石,唯有通过严谨的病理会诊,才能拨开迷雾,找到对抗病魔的正确方向,为患者争取更有效的治疗时机与康复希望。淋巴瘤之家服务中心提供代问诊服务的同时也为大家提供权威教授病理代会诊,报告最快仅需1个工作日!

如您的病例与病理也需要权威专家的建议,可直接向我在平台内私信,或加下方二维码微信,或联系13691455321,感谢您对淋巴瘤之家服务中心的信任!

(本文已获患者授权发布,基于真实医学案例改编,关键诊断细节属实,患者信息已匿名化处理。医学建议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治疗依据,具体治疗请遵医嘱)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26

主题

1340

帖子

5499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就诊医院
河南省肿瘤医院
目前状态
康复1-3年
最后登录
2025-5-14
发表于 昨天 14: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安阳
病理会诊:专家看切片
病友太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