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38|回复: 9

刻在年轮里的黄埔密码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17

主题

837

帖子

1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滤泡性淋巴瘤3A级
就诊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血液病医院
目前状态
康复1-3年
最后登录
2025-5-15
发表于 前天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
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也许都曾有一个军旅梦吧?这梦,也许是整齐的方阵,闪亮的枪刺,或是那飘扬的旗帜;也许是几枚铜钮扣,一顶硬檐帽,抑或是一双踏得响的皮靴罢了。翻开中国近代史的壮阔画卷,黄埔军校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20世纪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道路。这所由孙中山先生亲手缔造的军事学府,不仅锻造了"亲爱精诚"的校训精神,更以"北伐铁军""抗日烽火"中的赫赫战功,将"爱国、革命、牺牲"的黄埔魂刻入民族记忆。在这里,国共两党精英同窗淬火,周恩来、徐向前、陈赓等时代英杰从青涩学员成长为栋梁之材;在这里,东征陈炯明、血战台儿庄的传奇故事背后,是救民族于危亡的赤子肝胆。今日我们重溯黄埔岁月,不仅为触摸那段金戈铁马的热血往事,更为传承跨越百年的精神火炬——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迎来关键时代,黄埔精神中凝聚的团结意志与奋斗品格,依然能点燃每个中国人的热血与豪情。那么今天,我将跟伙伴们一同学习和分享黄埔军校的发展史。


大家认得这个“埔”字吗?实际上它的正确读音应该是bu(不),但很多人都把它念成pu(普),而且这一错就是100年。它的误读源自一位校长,而那所学校叫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有多牛啊,这么说吧,学生毕业包分配,而且全部都是管理层。干的是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大事儿。在中国,几乎半个世纪的仗都是黄埔军校打出来的。民间有一首打油诗说:同桌拼刺刀,学弟打学长。下铺打上铺,主任打校长。这下铺和上铺是谁?主任是谁?校长又是谁?里面的故事错综复杂,但值得一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一聊黄埔军校的历史。为什么会有黄埔军校?1922年大革命时期的中国,军阀割据,到处上演着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戏码。人人都想当黄雀,奈何人人都是蝉。比如以民主救中国的孙中山就面对着一个想当黄雀的陈炯明。陈炯明是谁?粵军的掌权者,孙中山曾经最信任的搭档。但他却带兵叛乱,炮轰总统府。好在孙中山及时撤离了海军的永丰舰(后改名为中山舰)。而有一个人在得知总统遇险后特意赶到了永丰舰上誓与中山先生共存亡,他的名字叫蒋介石。因为这一次的投机成功,蒋介石首次走进国民党高层核心,为日后成为黄埔校长埋下了伏笔。我们说一个人可以被击倒1000次,可只要他有勇气再一次站在敌人面前,他就不算失败。革命30多年,屡败屡战但孙中山从没有一次认输。只是在经过这件事后,孙中山痛定思痛,终于意识到靠军阀打军阀的路行不通。革命要成功必须要有一个人民的武装。于是他决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创办一文一武两所学校。一所就是今天的中山大学,而另一所就是国共合创的黄埔军校。今天,黄埔军校的遗址坐落在广州黄埔区的长洲岛,但很少有人知道,这所承载着救国希望的学校为什么会落在一个不足九平方方公里的小岛上,有两个原因:第一点就是省钱。当时广东财源已濒临绝境,钱粮都被军阀管控,孙中山既无可掌之兵,也无可管之政。想要凭空建立一所学校,被军阀们嘲笑为痴人说梦。具体有多难?有这么一件事儿,蒋校长就曾以没钱为借口请辞,甚至当众宣布黄埔军校不办了。决定筹委会立刻解散。这里多说一句啊,据资料统计,从1918年到1924年,蒋介石共有6次离职经历。这种撂挑子的行径,对于蒋校长而言呢可以说是司空见惯,驾轻就熟。不过,好在还有廖仲恺等人为了筹备经费四处奔走化缘,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女士甚至典当了全部家当去支援建校。而军校最终选址在长洲岛,是因为张之洞曾在这里创办过广东水陆师学堂,利用旧址加以修理,正好满足建校所用。第二个原因就是安全问题。孙中山始终认为海军是一支忠于革命的力量,而长洲岛位于珠江的江心,周围有海军驻守。所以无论是之前撤离到永丰舰,还是把学校落在长洲岛都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从1924年1月下旬建立筹委会,2月开始全国招生,6月16日新生上岛,黄埔军校就这样跌跌撞撞的开学了。只是谁也想不到啊,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岛上,黄埔军校将在日后名扬天下。从那一天开始,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每一起重大历史事件中都将出现黄埔军人的影子。开学典礼上,孙中山说:开这个学校的希望就是要从今天起,把革命的事业重新创造。要这所学校的学生成立革命军,挽救中国的危亡。演讲台下站着几百名意气风发的学生,从黑龙江到海南岛,从山东半岛到陕北高原,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他们不远千里来到黄埔,只有一个目的——救中国。作为最具传奇色彩的黄埔一期很多人都有疑问,比如据传言:黄埔一期因为招生仓促,教育程度都是小学毕业。但事实上我们的教练曾在上海招生,考试内容甚至包括了那个时代很少听过的几何、代数。而且通过以后会发放路费,还要再去广州参加复试。所以说黄埔一期仅高中以上学历的就有440人,占一期学生总数的68%,数千人报名还要有推荐人。从水准上说丝毫不亚于今天的研究生考试,那么黄埔一期的学生到底有多少?资料统计6月16日开学当天,台下的一期黄埔生正取350人,备取120人,共计470人,再加上之后的陆续补录以及陆军讲武堂合并过来的学生,一期的黄埔生大概有680人。

再说点儿有趣的事儿,黄埔一期里最多的是湖南人。看看都有谁啊,陈赓、陈明仁、李默庵、宋希濂、左权、袁朴、邓文仪,可以说将星云集。好像自曾国藩以后湖南人才就进入爆发期。这种崇拜呢也影响了蒋介石,他不但按曾国藩的《爱民歌》修改了黄埔校歌,还效仿曾国藩的识人术,用在学生的面试上。据说他对于面相端正的学生往往多有好感加以关照,但对于长相不端的直接拒之门外。所以,如果你看老照片儿,就会发现黄埔军人大多气宇轩昂,英姿飒爽。比如说被誉为黄埔三杰之首的蒋先云,他不但是湖南人,还是黄埔一期中当之无愧的状元。从入学到毕业,他的成绩都是第一,囊括了在校期间所有科目的冠军。这个蒋介石嘴中一笔写不出两个蒋字的不世天才,却是由我们的教员亲自召进黄埔,并发展成共产党员的。在校期间,蒋先云先后发展了80多名党员,包括徐向前、王尔琢、左权、周士第等后来的将帅,再加上之前30多位带党籍入学的同志,仅仅一期黄埔生中,共产党员就有120人。可以说作为黄埔第一人,蒋先云被蒋介石视为心目中的接班人。曾多次向他抛出重金厚禄的诱惑试图拉拢,但都被蒋先云断然拒绝。他坚定的表示:官可以不做,革命不可不革,脱离共产党就是背叛革命。遗憾的是这位冉冉升起的将星却倒在了北伐战役中,年仅25岁,壮志未酬,让人扼腕。相信如果他没有英年早逝,可能后来的战争绝对是另一番全新的景象。与蒋先云相反的呢,是胡宗南。他其貌不扬,在报考黄埔时考官给的评语是中下老。就是资质中等、身材矮小、年纪太大的落地生。很明显他并不在蒋校长青睐的范畴。要不是运气好,他在门口痛哭时巧遇到了廖仲凯,因同情向考官递了纸条,也不会有“黄埔系天字第一号人物”的传奇了。两个人的命运就像那幅黄埔对联所写:升官儿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蒋先云用生命践行了前半句,而胡宗南的仕途恰恰印证了后半句的警示。纵观中国历史名将涌现的时期呢主要集中在三个朝代:汉朝卫青七战七捷收河套,霍去病“封狼居胥”逐匈奴,班超“投笔从戎”定西域,形成了“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三国时期关羽千里走单骑,周瑜赤壁火攻成为武将文化的象征。再就是盛唐气象下孕育的灭国级的名将,李靖三千轻骑灭东突厥,苏定方远征至中亚擒三国君主,展现了古代中国军事力量的巅峰。而黄埔军校则体现出前所未有的传奇。仅1924年到1927年的前四期的学员中就涌现出国共双方400余位将帅,这种将星密度甚至超越了汉朝云台28将的盛况。比如王耀武——黄甫三期生,抗日“虎贲师”七十四军的缔造者,八年抗战中几乎参加了所有正面抗战的重大战役。还有黄埔一期的“西北王”胡宗南,“陕西冷娃”关麟征、杜聿明,黄埔三期的天才将军“民族之雄”戴安澜,逼蒋抗日的爱国将领黄埔教员李宗仁等等。




而共产党的将星更不必说,新中国第一次大授衔时,十大开国元帅有五人出自黄埔军校。黄埔教授部副主任叶剑英元帅、政治教官聂荣臻元帅、黄埔一期的徐向前元帅、黄埔四期的天花板林彪元帅、黄埔武汉分校文书陈毅元帅、还有黄埔一期的陈庚大将、黄埔五期的许光达大将、黄埔武汉分校六期的罗瑞卿大将等等,出自黄埔军校的授衔开国将帅高达53人。可以说从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一直到国共博弈,20世纪的三大历史进程,几乎都是由黄埔师生主导。“十年内战”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黄埔之战。期间牺牲阵亡罹难者不计其数。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举国共赴国难的严峻时刻,黄埔师生又投身于抗日。黄埔四期生东北抗联军长赵尚志、黄埔军校武汉分校赵一曼等等。他们高举抗日大旗,转战在白山黑水间。黄埔一期的关麟征、黄杰,三期的戴安澜等在长城保卫战率部与日军激战。从抗战时最惨烈的淞沪会战到平津之战、太原会战、南京防卫战,正面战场上黄埔军人抛头颅洒热血,在敌后黄埔军校的教官和学员转战大江南北,创建根据地,一直到百团百战,重创日军。在漫长艰苦的抗战岁月,黄埔生从一个个青涩少年成为战场上的将帅。




今天,我们世人只记住了同桌拼刺刀,学弟打学长,下铺打上铺,主任打校长。却不知陈赓与宋希濂曾互为敌手,却是一见如故的同桌。他们曾一起共赴北伐,陈赓被俘时,宋希濂向蒋介石以命难保,宋希濂兵败后,陈赓奔赴千里探视让他幡然醒悟。如同李云龙和楚云飞一样这种跨越阵营的兄弟情,它不是简单的拼刺刀,而是1924年两人长洲岛初见时为救国信仰相逢的会心一笑。又如在天津战役打响前,林彪没有给城防司令写信,而是写给上铺林伟俦写了一封亲笔信,关于和平解放天津的提议。虽然最后下铺依然打了上铺,但藏不住的是黄埔军校朝夕相处的同学情谊。就这样在个人信仰与国家命运中,黄埔生们几经浮沉,却又不得不分路前行。蒋介石的辞职风波、黄埔军校与广东战争的始末、孙中山离世与廖仲恺被刺杀后,引发的一系列调而不和。中山舰事件、虎门之谋、北伐风云以及血雨腥风的清党事变、黄埔军校的教官和学生为何从一条战壕的师生集结成了临军对垒的两支军队?这些故事背后的经纬脉络都藏在1924~1927年,短短四年的时间里。1949年9月22日,蒋校长再一次来到了广州,直到10月3日才离开了这座留下他多种记忆、多重情感的城市。期间的10月1日 正是教员在北京庄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很显然这座不足九平方公里的小岛,这所用青春与热血铸就的军校,曾耕耘过他的某种希望。或许,当他站在长洲岛的校舍前,仿佛看到几千名热血青年整装阵列高唱黄埔校歌,而他也仍期待着有人能“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但一切都不可能了,他崛起于革命的黄埔,也败于对革命的背叛。10月14日,黄埔军校教官叶剑英、一期生陈赓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广东之役。在这片土地上插上了鲜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可以说黄埔军校以一己之力撬动了20世纪中国的宏观历史进程,这些师生留下的不仅是名将传统奇,更是一部关于国家命运与个人选择的启示录。今天的网上有个数据,说黄埔军校在北伐和抗战时,毕业生加起来22万,殉国的就有19万。超过95%的牺牲率,但没有一人投降。这个数字是否准确虽然有待商榷,但说实话当我们看完这所学校的历史也许你和我一样会为一句口号感动到流泪:不要钱!不要命!爱国家!爱百姓!黄埔军校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团结协作、坚韧不拔的精神总能点燃希望。
其实在我们这个特殊的群体里,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的光——大家互相鼓励的经验分享,面对病痛时的乐观态度,何尝不是另一种'黄埔精神'呢?历史赐予我们前行的力量,而你们的每一天都在创造属于自己的勇气史。
如果哪位朋友想聊聊感受,愿我们像黄埔校友一样,在各自的战场上互为后盾,保重身体!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0

主题

826

帖子

6848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原发纵膈弥漫大b细胞
就诊医院
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目前状态
康复3-5年
最后登录
2025-5-14
发表于 前天 22: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随意而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4

主题

633

帖子

7019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弥漫大b细胞(生发中心外活化b细胞)
就诊医院
上海中山医院
目前状态
康复0-1年
最后登录
2025-5-15
发表于 前天 22:1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0

主题

135

帖子

226

家园豆

最后登录
2025-5-14
发表于 前天 22: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福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

主题

142

帖子

1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就诊医院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最后登录
2025-5-14
发表于 前天 22: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大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24

主题

1710

帖子

5569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就诊医院
泰安市中心医院
目前状态
治疗中
最后登录
2025-5-15
发表于 前天 23: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7

主题

328

帖子

734

家园豆

最后登录
2025-5-15
发表于 昨天 07: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8

主题

502

帖子

4550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最后登录
2025-5-15
发表于 昨天 07: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谢谢分享,期待更多精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5

主题

557

帖子

3122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就诊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目前状态
治疗中
最后登录
2025-5-15
发表于 昨天 09: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
感谢分享离家很近的军校,却不常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

主题

1499

帖子

1万

家园豆

最后登录
2025-5-14
发表于 昨天 14: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