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6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病理报告
- 弥漫大b细胞(非生发中心起源)
- 目前状态
- 治疗中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弥漫大b细胞(非生发中心起源)
就诊医院广州市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目前状态治疗中
最后登录2025-5-5
|
最近两天在看淋巴瘤之家寄来的《绝处逢生》,差点把我看哭了。我对周剑峰教授的敬仰之情有如滔滔江水延绵不绝,他是一位真正的医者,医术高超、医德高尚,对病人充满了人文主义的关怀。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我想来谈谈我的青年主治医生--中山三院的林泽晓医生。
1,罗辑思维非常清晰,语言表达非常好。
我还清晰的记得和林医生的初次见面,是在2024年的12月6日下午,那天我从15楼的消化内科转入12楼的肿瘤内科。林医生和我详细分析了治疗弥漫大B的经典方案R CHOP和Pola-R-Chp,比较了两者的优缺点后,他让我们好好考虑pola方案,他个人推荐pola方案,因为这个病最开始治疗就要“一击治愈”,如果后面治疗效果不好再加pola则没这个效果了。后来经林医生的推荐,我下载了淋巴瘤之家,也听过多个专家大拿提到one shot disease。
2,非常善于鼓励病人,给病人很大信心。
12月6日上午,经过各种检查后,我终于看到了我的确诊报告:弥漫大B淋巴瘤(非生发中心),我轻轻的放下手机,虽然我早就有心理准备,虽然我知道这大概率是淋巴瘤,虽然。。。。。。但是真正看到了确诊时,我忍不住第一次哭了,眼泪止不住的流着,我小心的用胳膊放在额头上面,闭着眼睛,让眼泪尽情的流,我努力的控制我的呼吸,胸口却难以控制的大起大伏。
下午转科室后,我看到了林医生,他对我说:别担心,现在这个病有60%-70%的治愈率,一定要有信心,可以根治的。当天下午我们聊得不算多,但是我从林医生的语气和眼神中得到了很大的鼓励,我暗暗对自己说:我一定可以治好的!
后面几次化疗时,特别是五疗后,我的乳酸脱氢酶升高波动较大,我感觉信心有点不足,林医生查房时又特别叮嘱我:要有信心!我们的目标还是根治,就算万一没有根治,后续的治疗也有很多办法。每次谈话,林医生总给我各种信心,谢谢您!
3,对学生特别温柔,特别耐心
《绝处逢生》书中,周剑峰教授有一段自述我印象特别深刻:“作为一个老师,我们在面对学生时,即使是最不优秀的学生,也可能是遥远山村一个贫困家庭的全部希望,他们从遥远的地方经过奋斗来到你的身边,是为了实现理想,争取更好的未来,我们要以宽厚之心去成全他人之美,让每个人在你身边的人得到提升。”
林医生就是这么一位老师,他每次查房前,都会在门口和他的两位学生分析、探讨,我经常躺在床上听着等着。有时候某个学生对很基础的问题不明白时,林老师也从来没有发脾气,每次都是很温柔很耐心的分析和教学。如果一位医生,对他自己的学生态度都不好的话,估计大概率对他的病人也不会好吧。反之亦然。
4,对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方案
林医生会充分考虑不同病人的情况,结合病人的经济条件,以朋友的身份推荐治疗方案,从来没有高高在上的态度和身份和病人说话。这点特别难得,中国的医生,太缺乏人文主义的关怀了。希望中国以后越来越多的林医生。
今天青年节,祝我的青年主治林医生节日快乐,永远青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