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659
- 您的身份
- 病友
- 病理报告
- 淋巴瘤,未分类
- 目前状态
- 康复5-10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淋巴瘤,未分类
目前状态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2025-4-29

|
近期,淋巴瘤之家服务中心收到一份来自江城萧先生的代会诊。
萧先生于2022年确诊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符合NLPHL病理的典型表现:CD20+,PAX-5+,OCT-2+,BOb.1+,CD30-,CD15-.萧先生选择R-ABVD方案共6疗结疗。今年4月复查,双侧颈部、双侧锁骨上窝、纵隔食管旁、肝门旁、右侧隔角区、胰腺周围、脾门区、腹膜后多发淋巴结增大,糖代谢增高,疑似复发。在当地三甲医院取左锁骨上窝淋巴结穿刺,诊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生发中心型)这让他非常不解,之前是霍奇金,怎么这次转化为大B了?病理会有问题吗?于是求助到之家,进行高子芬教授的代会诊。
之家服务中心于4月16日下午收到萧先生会诊切片,于4月17日上午将切片送诊。4月21日上午,高子芬团队建议加做FISH-IRF4,除外伴IRF4重排的大B细胞淋巴瘤,其实进行到这,已经基本确定萧先生的病理确实发生了转化。22日上午,IRF4阴性,高子芬团队建议加做FISH-MYC、BCL2,鉴别双打击。由于病理比较复杂,4月25日高子芬教授给出诊断,病例形态学及免疫表型均支持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MYC、BCL2均为阴性,不支持双打击。并给出预后相关提醒:癌细胞增殖活性高,提示肿瘤高侵袭。病理会诊的结果出来了,了了萧先生的一个心结,接下来就是安心治疗。毕竟两者的治疗方案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依靠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分析明确诊断。CD20+,CD3-是DLBCL的典型免疫表型。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NLPHL)是霍奇金淋巴瘤(HL)的一种罕见亚型,每年发病率约为1-3/100万,占所有HL新发病例的5-15%。据相关长期随访研究记载,约有3%的NLPHL患者可能转化为DLBCL。国际淋巴瘤放射肿瘤协作组(ILROG)的一份报告中,21例转化为DLBCL的患者主要接受R-CHOP治疗(n=15),只有2例患者接受ASCT(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5年PFS和OS分别为62.2%和88.4%。因此可以看出,即使发生了转化,患者也可以获得CR和长期生存。
精准诊断是治疗的第一步!若您也遭遇“淋巴瘤类型转化”的困惑,请务必坚持病理会诊——每一次检测,都可能改写治疗结局。如果您也需要进行病理会诊,可直接向我在平台内私信,或加下方二维码微信,或联系13691455321,感谢您对淋巴瘤之家服务中心的信任!
(本文已获得萧先生(化名)本人授权发布,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治疗依据,具体治疗请遵医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