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91|回复: 0

【专家说】儿童中枢淋巴瘤,这些诊治要点家长一定要知道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577

主题

1425

帖子

1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淋巴瘤,未分类
目前状态
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
2025-4-28
发表于 2025-4-10 14: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儿童淋巴瘤在血液系统肿瘤中较为常见,其中中枢淋巴瘤作为特殊类型,一直是患儿家长和医疗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在本期节目中,淋巴瘤之家特邀北京高博博仁医院张永红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为家长详细解读儿童中枢淋巴瘤的疾病特点、治疗方案及日常护理要点帮助患儿家庭科学应对疾病挑战。

第一百一十一期 儿童中枢淋巴瘤分层治疗与新兴疗法融合探索

视频较长,建议在wifi下,或登陆淋巴瘤之家www.house086.com观看

1 儿童中枢淋巴瘤的类型与发病特征

儿童中枢淋巴瘤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继发性中枢淋巴瘤在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占比 10% - 15%,T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等亚型更易出现中枢侵犯,这源于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高侵袭、高恶度的特性,易转移至骨髓、中枢。原发性中枢淋巴瘤则极为罕见,占整个淋巴瘤比例不足 1%。
2 儿童中枢淋巴瘤的治疗优势

与成人不同,儿童中枢淋巴瘤预后良好以伯基特淋巴瘤为例,有无中枢侵犯对整体预后影响不大。治疗原发性中枢淋巴瘤时,常采用儿童高侵袭性 B 细胞方案,给予 8g 大剂量甲氨蝶呤并结合三联鞘注,不进行放疗,能收获理想疗效张永红教授临床经验显示,20 多年间遇到的 7 例原发性中枢淋巴瘤患儿经此方案均实现长期存活。

3 初治方案的分层选择

治疗前,需对中枢神经系统进行 CNS 分层,分为 CNS1(无中枢侵犯)、CNS2(颌面部等邻近部位,中枢高发风险)、CNS3(任何形式的中枢侵犯)。

针对不同分层,治疗方案各有差异。CNS3 的 B 细胞淋巴瘤适用 C2 组方案,会提升甲氨蝶呤剂量至 8g/m² ,强化中枢治疗并增加打鞘密度,如 T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早期伴中枢侵犯时,打鞘频率从两周一次变为一周一次。B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则采用一周一次、一疗程五次的鞘注方式。原发性中枢淋巴瘤直接进入 CNS3 组(高危中枢阳性组),采用对应方案可实现长期无事件生存。总体来看,各类易中枢转移的淋巴瘤,初始有无中枢侵犯对疗效影响不明显。

4 复发患儿的治疗新途径

对于疗效不佳、反复复发的患儿,有新的治疗手段。

一是采用二线或三线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即便部分靶向药无法直接透过血脑屏障,但经多次治疗血脑屏障被破坏后仍能发挥作用,例如对 CD20 耐药的患儿可尝试 CD79b 靶向药或双抗治疗。

二是 CAR - T 治疗,其不存在血脑屏障阻碍问题,有合适靶点即可使用。张永红教授带领团队注册了试验研究并开创性地采用CD19/CD20/CD22 CAR-T细胞序贯回输治疗R/R-BL(复发/难治伯基特淋巴瘤),入组前5例显示出强大的治疗效果,5例儿童R/R-BL的CAR-T反应率高达100%该项成果2020年发表在国际著名血液学期刊Blood上。这一创新治疗模式为难治R/R-BL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开阔了临床治疗的思维。

研究共入组了23例患者,10 例伴中枢侵犯,经 CAR - T 治疗多数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不过,中枢侵犯患儿接受 CAR - T 治疗时,中枢 ICANS、CRS 反应较重,合并症较多,但大部分仍能较好控制和治愈,只是远期生存率为 60% ,低于无中枢侵犯患儿的 70% - 79%。

ade89eee45c45f586f9af00685038150.png

5 专家给家长的建议小贴士

家长在患儿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成人人群中多采用大剂量放疗等治疗方式,对儿童并不适用,大剂量放疗可能严重损伤儿童中枢,如 18Gy 以上损害抽象思维,24Gy 导致智商明显下降,还可能引发白质脑病等,因此在治疗时应记住4点:

选择专科医院

儿童淋巴瘤治疗与成人差异大,需选择儿童血液肿瘤专科,避免过度放疗。

关注长期生活质量

治愈不仅是肿瘤消失,还需保障患儿的认知功能与未来成长。

症状护理

出现颅高压、抽搐时,及时配合医生降颅压、防咬舌、防窒息。

保持信心

儿童中枢淋巴瘤通过规范治疗,多数可完全治愈,家长需积极配合,避免焦虑。

结语

儿童中枢淋巴瘤虽症状凶险,但并非绝症。通过精细分层、强化化疗及新兴疗法,患儿不仅能获得高治愈率,还能最大限度减少远期损伤。家长需牢记:早期规范治疗、避免盲目放疗、选择专科团队,是帮助孩子战胜疾病的核心!

专家介绍

e4693e7fff14c89ab91c628b745f12cd.jpg

张永红 教授
主任医师

  • 北京高博博仁医院医疗院长、儿童血液肿瘤科主任
  • 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医师,原淋巴瘤科主任
  • 从事儿童血液肿瘤临床工作41年,牵头创建了北京儿童医院淋巴瘤专业并成为该专业学科带头人
  • 美国St.Jude儿童肿瘤研究院、美国MD.Anderson肿瘤中心、香港中文大学威尔斯亲王医院儿童肿瘤中心做访问学者
  • 担任省市级以上科研课题及GCP试验10余项,在Blood等国内外刊物发表相关论文130余篇
  • 2017年牵头成立全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CNCL)并成为该项目负责人,目前成为国内儿童淋巴瘤最大的多中心协作平台,总体疗效达到国际水平

    目前的社会兼职
  • 全国儿童淋巴瘤协作组(CNCL)的组长
  •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副主编
  • CSCO抗淋巴瘤联盟儿科学组副组长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儿童精准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女医师协会靶向治疗专委会常委(儿科学组组长)
  • 中国女医师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委员
  • 抗癌协会转化医学专委会会委员
  • 多家医学杂志的编委


END
供稿:蒲蝶 | 排版:悠然 | 审核:娟娟
声明:本文中涉及的信息仅供医学专业人士交流参考, 不作为淋巴瘤病友及家属的就医或用药推荐,具体诊疗方案请遵从专业医生的意见或指导。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