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1
- 您的身份
- 家属
- 就诊医院
-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病理报告
- 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 目前状态
- 治疗中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家属
病理报告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
就诊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目前状态治疗中
最后登录2025-8-1
|
发表于 2025-7-12 15:1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洪飞 发表于 2024-07-26 08:55
严格意义说没有同情卡替一说,只有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和注册临床研究以及商业卡替,之所以现在很多人把一些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叫同情卡替,原因是入选标准宽泛,来者不拒几乎,目的是救人,比如注册临床对患者是否做过二线方案有严格标准,而研究者发起的,门槛低,不太卡这条标准,对研究者认为应该做卡替但又不能参与注册临床的都给予做卡替,特别是12个月内就复发的患者,也给予做!毕竟还没有哪个企业开展二线适应症注册临床,这样研究者发起的就有了优势,不过这类研究一般患者自费比较多,包括检查和预处理后期CRS管理等都走医保结算,当然也有细胞制备费用现在不能合法收取,企业为了平衡制备成本,会用其他名义来收取。在合理范围内,大部分患者可以接受,目前属于灰色地带,官方睁一眼闭一眼,不想毁掉这个患者目前的救命路径。
注册临床就是免费的,要求严格,以将来上市商业化为目的的试验组,大部分患者不符合要求,来不及等待这样的研究,另外,注册临床制备细胞需要在筛选完成后、才能开始培养细胞,可能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回输,这一点比较耗时,研究者发起的研究一般是直接提取细胞马上培养,具有时间上优势。商业就是花钱买成熟的卡替。
关于疗效,商业卡替数据多,成熟,有些人说是不是商业的“好”,好不好是疗效和投入成本是否成正比,目前统计的数据看商业的5年pfs是28%左右,很难说这个数据算“好”,和投入的费用相比,不适合患者倾家荡产去追求。研究者发起的研究则因为患者基线过于复杂,患者群体状况差异特别大,很难做和商业卡替相似基线下的对比,所以有些患者问同情卡替数据怎么样啊,真没法科学回答,除非有研究者很好管理入组标准并分析数据并正式发表,这个难度太大,不现实,我最近统计了一下在两家医院的大概100多位患者(道培和上海同济)的数据,3个月的疗效评估数据是60-65%的CR率,都是不符合注册临床去的病人,情况都比较糟糕,有的是大包块,有的是中枢侵犯,tp53突变,双打击,短期进展等等情况,这个数据还是挺欣慰的了,我会再观察6个月-1年的数据和大家汇报。
有T细胞淋巴瘤的cart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