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700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病理报告
- 原发纵膈弥漫大b细胞
- 目前状态
- 康复0-1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原发纵膈弥漫大b细胞
就诊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目前状态康复0-1年
最后登录2025-5-3
|
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表现最明显的就是白细胞下降,为避免因白细胞下降引起严重感染临床上常需要应用“升白针”。
一
什么是升白针升白针,就是打了之后可以提升白细胞的针剂。一些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需要考虑到骨髓抑制的问题,其中最多接触到的就是白细胞/中性粒细胞下降,这时候可能就会需要打升白针,其最主要的作用是通过促进骨髓里未成年的中性粒细胞尽快成熟、分化、增殖,及时恢复白细胞,利于后续治疗的进行。
主要有效成分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它可以刺激骨髓造血细胞产生白细胞,以达到“升白”的目的。
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长效升白针”)
作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就是起到帮助患者缩短白细胞减少持续时间,减少因白细胞减少而继发感染的风险的作用。
适应症:用于治疗癌症化疗等原因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促进骨髓移植后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等。
2、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短效升白针”)
作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有助于预防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减轻中性粒细胞减少的程度,缩短粒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加速粒细胞数的恢复,从而减少合并感染发热的危险性。
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化疗等原因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骨髓发育不良综合征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先天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三
长效、短效升白针的区别1、长效升白针患者需要进行强烈化疗方案,预判会出现明显中性粒细胞下降风险,应当使用。
第一次化疗后检测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下降甚至合并发热,第2次化疗后可以预防使用。长效升白针是在化疗方案结束后48小时使用,价格较贵
2、短效升白针骨髓抑制1~2级,在强烈化疗后,仍可继续接受短效升白针治疗。骨髓抑制3级(白细胞1.0~2.0*109,中性粒0.5~1.0*109)使用短效升白针。骨髓抑制4级(白细胞0~1.0*109,中性粒0~0.5*109)使用短效升白针。化疗结束后24~48h开始使用,价格较便宜。
四
哪些人需要使用“升白针”?1、对于初次化疗的患者:医生会根据化疗方案对病人进行评估,如果预估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粒细胞缺乏风险较高,则需要进行预防性用药。
2、对于非初次化疗的患者:如果上一个疗程(未预防使用G-CSF)后出现粒缺合并症(如发热、感染等)且化疗药物减量可能影响疗效的患者,则需要预防性用药。
五
使用“升白针”后的注意事项1、注意饮食配合:注意均衡营养,做好忌口,主要是忌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等。2、副作用勿慌:使用升白针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应,比如发热、疼痛等,不能吃任何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加重或掩盖不良反应。3、保持情绪稳定:保持情绪稳定,少压力少思虑,避免熬夜。4、药物禁忌:一周内避免服用头孢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