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700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病理报告
- 原发纵膈弥漫大b细胞
- 目前状态
- 康复0-1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原发纵膈弥漫大b细胞
就诊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目前状态康复0-1年
最后登录2025-5-3
|
疼痛是癌症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癌症患者会经历痛苦的的过程,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疼痛会给患者的求生意志带来极大挑战,对患者心理、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造成极大影响。科学的运用止痛药,有助于控制疼痛,改善生活质量。下面梳理了几个关于止痛药的常见问题,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如何选择止痛药?
癌痛治疗应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选用不同镇痛强度的止痛药物,患者可以学着评估自己的疼痛程度:无痛(0分)轻度疼痛(1-3分):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中度疼痛(4-6分):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睡眠受干扰。重度疼痛(7-10分):疼痛剧烈,不能忍受,必须用镇痛药,睡眠严重受干扰,可伴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止痛药物选择:轻度疼痛:可选用非甾类抗炎药,如布洛芬、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中度疼痛: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二氢可待因、可待因,可合并使用非甾类抗炎药。重度疼痛:可选用强阿片类药,如吗啡、芬太尼、羟考酮等,可合并使用非甾类抗炎药。
肿瘤患者服用止痛药会成瘾吗?临床上根据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案,第一阶梯止痛药物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等。第二阶梯药物包括曲马多、可待因等。第三阶梯镇痛药物有吗啡、芬太尼、羟考酮等。
第一阶梯的止痛药物只作用于发炎的局部,不会进入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因此不会产生成瘾性;第二、三阶梯的止痛药物属于中枢类止痛药,确实具有一定的成瘾性,不过在医生指导下按照规范的剂量使用,很少发生药物成瘾的现象。患者在止痛治疗中,医生会根据疼痛等级给药,而一旦疼痛缓解,就会用轻度止痛药取代中重度止痛药,疼痛消失则停止用药。相比强行忍耐的患者,规范进行止痛治疗的患者不但疼痛感减轻,而且生活质量也更高。
抗癌治疗的目的往往不仅是治愈肿瘤,更多的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有更长的生存期。癌痛的存在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提高死亡率,那么治疗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肿瘤患者应该理性看待癌痛治疗,积极控制癌痛,才能控制病情。
止痛药可以分享给病友吗?
不同的患者适用不同的止痛药,不良反应也因人而异。根据我国2018年《癌症疼痛诊疗规范》,应根据癌症患者疼痛的性质、程度、正在接受的治疗和伴随疾病等情况,合理地选择止痛药物和辅助镇痛药物,注意预防和对症处理不良反应。NCCN指南也明确指出,要维护患者安全性并最大限度地降低阿片类药物的误用和滥用,不要与家人或朋友分享阿片类药物。因此,不可以将止痛药物分享给其他病友。
止痛药可以叠加服用吗?同一类别的止痛药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是相似的,所以不可以同时服用。对于不同类别的止痛药,叠加服用可能会起到更好的效果,临床中某些骨转移患者就会联合使用NSAID、双膦酸盐药物。当某一种止痛药对患者失效时,应联系医生,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或联合用药。
一旦服用止痛药就要终身用药吗?
癌症患者经过规范的止痛治疗,疼痛减轻后,和主治医生沟通后可以逐步减少止痛药剂量。在癌症治疗过程中,通过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等治疗后,肿瘤病灶缩小,肿瘤负荷减轻,癌痛也会随之减轻或消失,这种情况下也应逐渐减少止痛药剂量甚至可以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