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700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 病理报告
- 原发纵膈弥漫大b细胞
- 目前状态
- 康复0-1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原发纵膈弥漫大b细胞
就诊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目前状态康复0-1年
最后登录2025-5-3
|
治疗原则:足量足疗程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抗生素预防感染、止咳祛痰、适当氧疗(吸氧、机械辅助通气)等对症处理。
根据放射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将放射性肺炎进行分级,级别越高越严重。目前分级标准有两个:美国癌症研究协作组(RTOG)制定的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分级标准分级,以及肿瘤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分级 CTCAE 4.0(常用的是 RTOG 分级标准,但两种分级标准在临床应用中无太大区别,见表 1)。

1. 放射性肺炎确诊后,首先必须停止放疗。
2. 止咳祛痰、支气管扩张剂治疗:症状轻的 2 级 RP 需给予该治疗,若症状无缓解需加用糖皮质激素;大于 2 级的 RP 建议给予氧疗。
3. 抗生素的使用:因 RP 为急性淋巴细胞性肺泡炎,若无明显感染证据,建议选择非限制性抗生素预防感染;若明确合并感染,前 1 周使用较高级别抗生素治疗,同时完善病原学检查,后期据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
4. 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适应症:用于 3 级 RF、部分伴有发热症状或胸部 CT 见急性渗出性改变的 2 级 RF给药方式:静脉或口服给药。当症状急性加重、静息状态下存在明显呼吸困难、乏氧、高热、胸部 CT 提示渗出性改变明显及 4 级以上 RF,需静脉给药。
药物选择:推荐使用中长效糖皮质激素强的松或地塞米松。首选强的松口服。因地塞米松起效快、抗炎强度高,对症状重或病情急的患者推荐静脉使用地塞米松。但因其对下 HPA 有明显抑制作用,在症状好转后(一般静脉用药 1-2 周后)改为等效剂量强的松逐步减量。
药物剂量:以强的松为例,初始剂量 30 ~ 40 mg/d,疗程 2 ~ 4 周。当症状和胸部影像明显好转,症状稳定 1 周以上,可开始以 10 ~ 15 mg/周减量,使用总时间达 4 ~ 6 周,甚至 2 ~ 3 月。减量中出现病情反复者,排除感染等诱因后,建议恢复至前剂量或稍高,并延长时间和减缓速度。对反复性 RP(治疗中或停激素后,RP 的症状再次出现,甚至更重)激素起始及减量同前,可加用雾化吸入制剂发挥激素的局部作用、减轻不良反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