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201
- 您的身份
- 病友
- 病理报告
-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 目前状态
- 治疗中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滤泡性淋巴瘤1-2级
目前状态治疗中
最后登录2025-5-6
|
日前,《科创板日报》记者从复星凯特了解到,为了进一步提升用药可及性,减轻患者的治疗负担,公司推出中国首款淋巴瘤按疗效价值支付计划:符合条件的患者在使用奕凯达®治疗后,若未能达到完全缓解(CR),将获得最高60万人民币的返还。
据悉,按疗效付费在国外是更为常见的一种药品创新支付方式,但在国内却还推行不多。此次复星凯特得以率先跨出这一步,核心在于这款产品有着较为充足的数据去支撑疗效评价:
奕凯达®不仅是中国首款获批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也是目前拥有最多和最大样本量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以及最长随访时间的CAR-T产品。
而促使公司跨出这一步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因为价格昂贵,国内上市的CAR-T产品普遍还面临着“医保进不了,商保又跟不上”的支付困境。如此,企业只能展开自救。
奕凯达®中国首款淋巴瘤按疗效价值支付计划,目的正是为了进一步推动产品的商业化。毕竟,一针超过100万元的CAR-T产品定价超出了绝大多数患者的支付能力。
高值创新疗法采用按疗效付费的支付方式在国外是比较成熟的做法,在国内也有一些探索,但真正能够做下来的却不多。因此,奕凯达®“按疗效付费”,究竟会有多少患者愿意买单,市场对此还颇有疑虑。
复星凯特并不讳言自己还在摸索的路上,但希望将来能给整个CAR-T行业树立一个可以借鉴的典型样本。并且,为了保证项目的实际落地效果,公司在这一次的项目设计上很是下了一番功夫:
“比如我们采用3个月的CR(完全缓解)数据作为评估标准,而非6个月或者9个月的数据,就是考虑到3个月的CR数据,也能够预示很好的疗效,同时跟OS(总生存期)、PFS(无进展生存期)等数据又有很强的相关性。如果用6个月或者9个月的数据,把时间拖得太久,就有可能影响患者的下一步治疗决策。”
“另外,不像其他很多肿瘤的治疗,有没有缓解,通常只能依据一些量表或者检验科的血项做出判断。但淋巴瘤的治疗则不一样,判断有没有缓解,只要做PET-CT即可,这是一个相对清晰客观的标准。但考虑到公允性的问题,我们特意引入第三方合作,届时将由第三方邀请的临床专家对患者的治疗情况作出判断。”在11日的现场发布会上,齐渊元介绍道,并表示很有信心在中国落地这样的方案。
在国药控股创新中心副总经理王正珏看来,有别于其他一些“疗效险”项目,奕凯达®“按疗效付费”方案的突破性还体现在,设定患者的入组门槛比较低。“只要持有医生开出的CAR-T处方的中国大陆患者就能申请该项目”。据称,虽然该项目刚刚推出,但1月1日已经有第一名患者入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