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最后登录2024-3-4
|
最近在求医问诊阶段,感慨下目前遇见的医生都好好,每个都差不多和我沟通半小时(虽然治疗方案迥异),太幸运了^_^
本帖继上贴讲了和医生面谈前的准备工作后,讲下如何与医生面谈(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1、挂号:优先级别从高到低是特需号、住院医师号、第一时间段门诊号、第二时间段门诊号、其他时间段门诊号。
特需号毋庸置疑贵,但是人少(相对来说,比如中肿300块钱的特需号也是每半个小时10个号,500块钱的就人少点)注意沟通技巧的话基本上能有半小时不受打搅的沟通时间,就医体验好,开通特需门诊的医生医院app上就可以挂号(挂号费医保一分不报,但是检查单啥的可以走医保,需要注意有些特需门诊开出来的检查单也是特需检查单,一般情况下你和医生坦诚说下他也会给你来回普通检查单,这种是医保能正常报的)。
住院医师号有些医院有有些医院没有,就是你直接去住院部在医生办公室和医生交流,你是需要提前和医生确认然后才能挂。
门诊号不用说,人多,一般以半小时为单位,一个时间段大概5-10人,你算下平均到每个人是多长时间,基本3-6分钟,医生还要看报告啥的,所以这个时候要注意技巧:
优先挂第一时间段的,最早是几点开始就约那个时间段。医生这个时候往往耐心最好,心情也不错,时间充裕,遇到疑难病人更愿意花时间细致沟通。
挂了第一时间段后取号尽可能靠前,比如第一个或第二个,理由同上。
其它同上。
另外如果一开始没有挂到号也不用着急,每天早中晚刷一刷,比如像中肿李志铭教授下周一的号,但周六突然放出50+的号出来,这个时候就可以速度挂上,但是请注意,中肿挂号如果取消,是不能重新挂当班次的号,比如说你原本预约的是上午11:30-12:00的号,你看到8:00-8:30放出来一个号想退号重新约,系统就不允许。只允许你挂下午班次或者是别的日期的号,所以需要特别留意。
PPS:李志铭教授简直是劳模,大家挂他的号一定越早越好!参考亲身经历,下午2:30第一个号,我是下午6点轮到的。
2、见到医生:大体问诊流程是医生问你什么情况,然后你介绍,医生一边听一边看材料,然后提问,你回答,然后医生问你的问题是什么,然后你提问医生回答,医生结束回答喊下一个。
这个时候你之前整理的文档就派上用场了,如果你觉得自己讲不清楚,把打印出来的文档给医生,然后医生提问你补充细节。但是建议你先用一句话概述一下:我是这么说的:我18年经高子芬教授病理会诊为边缘区转弥漫大B,在中肿经6个I-R-chop确认CR后今年病理结果提示为滤泡转弥漫大B,向您来寻求诊疗方案,这个是我每年的PETCT报告,这个是我的病理会诊材料,这个是我18年的病理材料,接下来我仔细说下?
这个时候医生get到大概病情和桌面上每份材料的类型了,然后就会示意你接着讲,他自己看材料。然后你就按着整理的文档讲(口述,不需要对着纸干巴巴的念哈)
讲完基本3-5分钟吧,然后医生结合你讲的and看材料问一些细节问题,这个时候你需要及时回复,不要手忙脚乱翻手机去看or回答错误。比如问5年间你最大的淋巴结是多大?代谢值多少等等,医生这个时候也会观察你的回答。
然后关键问题来了,医生会问你是怎么想的,这个时候医生就是要了解你的治疗需求和意愿了。你可以按之前梳理的问题一项项有来有回的问医生(注意表述语言要简洁清晰),或者直接把梳理的问题清单拿给医生看(最好是打印哈,手写字体也要清晰好看)
医生回答你后千万别好的好的然后就走了,出了门又发现不记得医生咋说的了,你要当着医生的面复述一遍你总结的医生的回答(简单客观概述就好),你理解的不对医生能当场回复,而且这样复述一遍你记忆也会更清晰。记得一定是你自己回忆复述,你可以拿笔记或者拿脑子记,但千万别录音录像,这个是雷区,我有看到这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