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68
- 您的身份
- 病友
- 病理报告
- 弥漫大b细胞
- 目前状态
- 康复1-3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弥漫大b细胞
目前状态康复1-3年
最后登录2025-5-3
|
估计大家都有过被推销保险的经历吧,不少人跟我一样,会有些反感,“我们家没有那基因,怎么会得癌!”“我们都是善良的人,哪会有什么意外!”特别是谈到豁免,什么投保人身故可以免交之后的费用等等,就更不适了,感觉像恶意诅咒,怎么我们年纪轻轻的,就会暴死?恨不得要把推销员踢出门外。
如果遇到不会说话的业务员,更让人心里疙瘩。去年我去给老人开通天然气管道,窗口的工作人员推销意外险,见我拒绝,她的脸一下子耷拉下来,不耐烦地说:“你不买,要是炸死人,可不会赔一分钱!”我胸中腾地升起一团火,如果按某同事的思路,肯定有一番恶言相怼——都留给你买,你家人炸死了可以多赔点!深呼吸深呼吸,提醒自己平静再平静,她只是不懂推销技巧而已,或者今天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往日无冤近日无仇的,自然不是专门针对我,再说,我一个四十多岁的人,还能脸红脖子粗地跟人吵架?如此一转念,心下立即释然,笑一笑,安静走开。
除了正常的职工医保,我没有任何商业保险。原以为,有这个就够了,我是个很自律的人,不沾烟酒不熬夜不吃外卖,生活几乎就是从家到办公室两点一线,掩耳不闻窗外事,埋头只读书码字洗衣做饭,没什么宏图壮志,情绪安稳没啥大起大落。家里两个老人都年奔八旬了,身体依然康健,也没什么不良遗传基因,所以我一直觉得,这辈子什么大病都找不上门。偶尔听说谁谁化疗,谁谁换肝换肾骨髓移植,都觉得像影视剧桥段,离自己有十万八千里之遥。可着实不曾预料,突然就来了个淋巴瘤,而且还是四期,还是高危,被疫情耽搁数日之后,生命直接进入垂危状态。
也是治起病来才知道,原来那个职工医保,头痛脑热那些小毛病很友好,大病运转起来就卡壳了,许多费用根本不进医保甚至不进医院,何谈报销比例?比如一天七瓶的白蛋白,比如化疗药多柔比星脂质体,比如PET-CT检查,等等等等,第一次住院,就自费了十几万。接下来还要采干,还要移植,不知道要究竟要花多少。有病友一线治疗失败,再二线三线,花钱更跟流水一样。去做卡替的,仅交给厂家的T细胞培养费用就是120万,全自费,加上进仓,差不多要150万起步吧。一个病友刚出仓,卡替和移植一起做的,整个治疗总计自费280多万。最近听说又有另一种类似卡替的细胞疗法问世,仅细胞订制费用就是230万。卡替已经不是新生事物了,做过很多很多例,住进血液科才知道,自费二三百万实在不是什么稀奇事。各种刚上市的新药,贵得吓人。
原来钱真是可以救命的。
也是住进血液科才知道,攒钱看病,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根本不靠谱,一个月就那么点收入,还房贷车贷,养家糊口,再加上人情往来,哪会有多少节余?大病一来,直接塌了天。我这个端体制内铁饭碗工资稳定的人,也不算最贫穷的那个阶层吧,治疗起来也要靠亲戚朋友支援,那些没有固定收入的,在泥土里刨食的,要给儿子贷款盖楼贷款过彩礼的,手里能有多少闲钱?可能就直接选择放弃了。病友群里,一个12岁的孩子确诊了淋巴细胞白血病,她爸爸无助地留言,“打算放弃了,亲戚朋友都借遍了,也就凑出来十几万,都说这病治起来是无底洞,不治了……”
可是可是,那是一个花朵般的女孩儿啊,从呱呱坠到牙牙学语,一直养到12岁,父母得付出多少心血?在她身上赋予多大希望?没了孩子,这家人以后怎么生活?他说出“放弃”两个字的时候,心头会有多少利箭穿过?
痛心的是,类似的情境并不罕见,每次看到我都喉头哽噎,都痛恨自己不是富翁,“放心治疗,钱的事我包了!”我做梦都想能说出如此豪横的话。只可惜,我只能默默地看着他退出群聊,看着他绝望地转过身形,我似乎听到那沉重的离开的脚步,轰咚轰咚,一声一声,在我心头踏出一个个血淋淋的空洞。
第一次感到自己从前的酸腐,什么魏晋风骨,什么精神至上,什么阳春白雪,什么金钱是粪土,哪哪哪呀,都是平安无事吃饱撑出来的臭毛病,这会儿,如果哪个富豪肯撂出一句话:“你给我磕头,我救那个孩子!”我一定放弃从前珍之如命的所谓尊严,毫不犹豫磕出一头血包来。我也越来越喜欢韩红那个姑娘,在别的明星都忙于整容忙于移民忙于纸醉金迷的时候,她穿着运动服啃着方便面,一直奔波,几乎把全部精力全部收入用在公益事业上,为苦难群体奔走呼吁。她不妩媚不妖娆不靠脸,那胖墩墩的身躯是一座山,是温暖与力量,是生命的希望。如果我也有那个影响力,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去筹钱,送到医院天台上那些跃跃欲跳的人手里。
可恨我没有那个能力。我只能劝大家努力给自己买一份商业保险,重疾险大病险意外险等。人生无常,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有些单位福利好,是有大病险的,遇到大病工会也有救助,但更多的是风险自担,自寻出路自生自灭。遇到的许许多多病友里,有商业保险的心情相对都轻松,没有经济压力和后顾之忧,那些昂贵的自费药跟前也有正视的底气。而需要到处筹钱的,心理负担都很大,怕拖累家人,怕债台高筑后仍然人去楼空,心里暗藏着深深的负罪感。
可是,那类重疾险也不便宜,普通人群中购买者还是少数,日子紧巴巴的,谁肯在那个极小的概率上作一大笔投资?而患病之后,又失去了投保资格,明显是赔本买卖,哪个保险公司也不肯干了。一个患乳腺癌的小同事,前阵子给我推荐了皖惠保,说是政府医疗补充险,每年交六十块钱,大病最高能赔付三百万,当然,免赔额比较高,两万。我看了看,也得是生病前买才行,病后虽然也有购买资格,但报销比例很低,作用微乎其微了。互惠保对大病还是友好的,可惜吾乡宣传力度不大,我这个信息渠道还算通畅的新闻工作者,从前都不曾知晓,真是遗憾。为了不让亲人朋友遗憾,渐渐好转的我就成了保险推销员,首先推销的就是这个全民普惠保,便宜啊,谁都买得起,我一个个劝说,“一定买啊,权当丢一包烟钱!”上海可能是宣传力度大吧,我看许多当地病友都有沪惠保,他们的政策也更好些,就连做卡替也可以补助五十万,并且是提前支付,每年还能报销一次PET-CT费用。
不知道我如此苦口婆心地推销,朋友们心里怎么想,会不会也像当初别人给我推荐保险一样,心中反感着抵触着,但我的家人,我要求他们全部买了皖惠保。小妹全家和姐姐,也打算买商业保险了,那种涵盖大病、意外和门诊的百万医疗险。我不说,身边的亲人也能意识到吧,真是来了大病,普通人家根本招架不住,生活一下子就回到解放前。“因病致贫”这个词,距我们有万里之遥,又只有一线之隔。
之前反感保险,也有对保险公司不信任的原因,推销时说得天花乱坠,一旦需要理赔,又找各种理由推脱,各种雷各种坑。但这几年,保险行业也规范了许多,我看到身边的病友,多数理赔都很顺利,买的时候做好攻略,把眼睛睁大些,还是可以的。免费医疗短期内不可能实现,那些所谓的大病救助,操作起来又困难重重,也只有靠这个来保障了。我曾认真咨询过大病救助政策,院外购药根本不给算进自费额,你这边倾家荡产,那边可能连救助标准还没够。
原想给父母也买份商业险的,现在才知道,七十多岁的老人已经不能买了。我还是好好治疗吧,好好活着,做他们的保险。天下的儿女,永远都是老人幸福的保障,万能的保险;天下的父母,永远都是儿女的归处,是他们负重前行的动力。血缘是世界上最可靠的保险,所以,亲爱的你,亲爱的我,咱们都要咬紧牙关,好好治疗,好好活着。202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