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757|回复: 0

2023年8月5日入住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第4天首次体验利妥昔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9

主题

1369

帖子

7323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目前状态
治疗中
最后登录
2024-6-17
发表于 2023-8-25 16: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安阳
                   一、初识“魔弹”利妥昔
        自从昨天敲定治疗方案,心中立马再无任何杂念。经过查阅利妥昔免疫单抗组合化疗的相关资料,详细了解该药历史背景、试验过程、临床应用等基础知识,再比对一些成功的案例,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中,便也发现了其奥妙“玄机”。以前在研发阶段,它曾经承载着医疗界的追求梦想,而今在临床医学方面,更是处处闪耀着全人类的智慧光芒。
        作为经久不衰的明星药物,利妥昔RTX美罗华为人鼠嵌合型第一代CD20单抗,1997年上市用于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是首批临床单抗药物。随着2018年8月专利保护到期,目前已有20余种国产药相继进入市场。尽管至今国内外已有60余种单抗新药上市,但新老三代中RTX销量仍雄居霸主地位。虽然经常有新药消息传来,但是临床试验、推广应用难度甚大,加之受医保政策和经济条件的诸多影响,一些药物疗法也暂且只能算作是患者心中美好的幻想和渴望。
        多项研究表明CD20是淋巴瘤、白血病和某些自身免疫等疾病治疗的热门目标靶点,其在免疫治疗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利妥昔单抗注射液正是一种靶向于CD20的单克隆抗体,其与表达B淋巴细胞表面的CD20分子结合,通过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ADCC)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CDC)杀伤肿瘤B细胞。特别是先前未经治疗的CD20阳性III-IV 期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应与标准CVP化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和强的松)8个周期联合治疗。
        由于自身大面积多发淋巴结肿大且已转移至骨髓,虽然评定为低危级别,但分期较为靠后。综合考虑到后续可能出现耐药性和用药等级逻辑等诸多因素,最终选定了利妥昔单抗组合化疗。然而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化疗谌称“忍痛治病”,带来的毒副作用自然不言而喻,但也只有“自损八千”方能“杀敌一万”,剩下的一切只能默默甘愿顺其自然。
        纵观全世界淋巴瘤医疗技术,发展速度可谓日新月异。医生在签定“治疗协议”谈话中提出,对待惰性滤泡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当达到明显急需治疗的指征时,非但不能心灰意冷、紧张害怕,反而必须勇敢果断、“心狠手辣”,及时采用最合适的现代化科技手段和“医疗武器”坚决予以全部诛杀。温暖激励的一番话,令人感到莫大的安慰和鼓舞,犹如在无尽的黑夜里点亮了一座照亮生命前行的灯塔。
        以前常听说人生无常,现在更觉得生命可贵。滤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一旦罹患,便需要终身抗战,更何况难以预料何时会复发、转化或者进展。以现在的医疗技术,全世界尚无法彻底治愈,这也是医疗界暂时无法攻克的难题。要想走出困境、保命续命,唯有下定决心、咬紧牙关,发扬生死看淡、不服就干的战斗精神,积极投身这场斩草除根的大决战,始终坚持一路奋勇向前,才有可能早日收获CR和余生的灿烂。
                    二、用药及反应症状
        1.同步防治输液用药激活肺结核病毒。凌晨五点服下4粒利福喷丁,早餐后接着服下3片异烟肼。
        2.双微量泵同步同速滴注。第一小瓶利妥昔定速每分钟11滴,进入体内约2分钟,感觉全身表皮及血管瞬间猛然“热、涨”,同时呼吸和心跳频率骤然急降,渐近休克,紧急停药,立即吸氧,换其它液体。27分钟后,重新滴注小瓶利妥昔,降速为每分钟10滴至本瓶结束再无前述反应。之后第二大瓶利妥昔定速每分钟20滴至结束也无任何反应。
        3.针对上述反应,医生认为虽然属于首次用药出现人的机体反应,但反应症状之强烈程度还是头一次见,较为特殊,以前的住院患者未出现过此类强烈反应症状。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