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3
- 您的身份
- 家属
- 病理报告
- 弥漫大b细胞
- 目前状态
- 治疗中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家属
病理报告弥漫大b细胞
目前状态治疗中
最后登录2024-9-7
|
发表于 2023-8-25 11:14: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石家庄
总结1:在利妥昔单抗时代开发了CNS-IPI用于预测 CNS 复发,但它未解释特定生物学和部位特异性风险因素,而它们是考虑 CNS 预防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总结2:几项中小型回顾性研究显示,与历史对照相比,高危患者的 CNS 复发率低于预期,尤其是 IV 甲氨蝶呤。CNS 复发的“高风险”定义差异很大。两项前瞻性研究证明了 IT 或 IV 甲氨蝶呤治疗 PTL 的获益。
总结3:IT和 IV 甲氨蝶呤之间无明确差异,鉴于毒性增加和 IV 给药住院的要求,IT甲氨蝶呤是作者首选方法。如果 IV 给药且不存在隐匿性 CNS 受累,则首选治疗结束给药而非嵌入给药。
总结4:最近几项大型回顾性分析一致表明,HD-MTX在降低 DLBCL 患者CNS 复发、以及PFS或 OS 方面无统计学显著获益。
总之5,目前在临床实践中使用的静脉或鞘内甲氨蝶呤药物预防在预防 DLBCL 患者 CNS 复发方面未显示一致获益。尽管如此,如果医学上适合,仍应强烈考虑某些已确认的高危患者亚组进行 CNS 预防,包括原发睾丸淋巴瘤和伴 MYC 和 BCL2 和/或 BCL6 易位的HGBL;虽然仍缺乏支持这一建议的前瞻性数据,但已明确双打击/三打击亚组是一个狭义和标准定义的类别,具有扩散至 CNS 的生物学倾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