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86
- 您的身份
- 友人
- 就诊医院
- 中大五院
- 病理报告
- 系统性间变大细胞
- 目前状态
- 康复0-1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友人
病理报告系统性间变大细胞
就诊医院中大五院
目前状态康复0-1年
最后登录2025-5-7
|
男友被诊断为alk+间变大四期 高危(累积骨髓,脾脏,petct 腹股沟处最高有33)。
chope和bv的方案都用过,化疗结束一周左右就反复高热伴有淋巴结疼痛。
医生判断为原发耐药,3疗更换二线方案。
3疗换 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地塞米松+克唑替尼 方案,化疗后接近3周未发热,体表淋巴没有明显疼痛,无肿的情况。
不过一直有低钾和无力的症状,一直吃钾片也偏低。
4疗同样的方案,出院不足2周又因为发热不退而住院。感染相关指标正常,降钙素原正常,血项不算低。
增强CT显示胸腹的淋巴结缩小了,骨穿结果对比之前有好转。
发烧期间出现几次头痛和手麻的症状,查了脑增强核磁,有异常,显示脑部有浸润;腰穿脑脊液的细胞学未见肿瘤细胞(医生说以核磁为准,有中枢侵犯)。这周开始鞘注治疗中枢侵犯。
接下来的治疗:
医生建议把克唑替尼换成阿莱替尼,化疗改用米托蒽醌脂质体。
这个用药有问题吗?或者alk一线方案效果差,二线还有什么选择呢? @橙色雨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