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患者症状:男性,51岁,从过年前20天到过年后一个月,食欲下降,体重下降,腹部可以摸到肿块。 影像学诊断:肾上淋巴瘤,对肾和肾上腺都有侵犯,其中有两个大的肿块:右肾:67mm * 64mm,肝右下叶:15mm*13mm MICM诊断: 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检测: (石肾穿刺组织)非崔奇金B细胞淋巴瘤(侵发性,非生发中心表型),考虑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如有必要可行淋巴瘤分子检测辅助分型。(肿瘤异常表达CD5)免疫组化: 肿瘤细胞CD20(+,阳性对照+),CD19 (+),CD22 (+), CD79b (+),CD38(+),CD5(弥漫+),BCL2(约80%+) BCL6(约70%弱+), C-MYC(约80%+), MUMI(约70%+), CD3(-), CD43 (-), CD10(-), CyclinD1(-),Sox11(-),IgD(-),CD30(-,阳性对照+),P53(散在-, 野生型), Ki-67 LI约90%; VIM (+),PAX-8(+),INI1(+),FH (+),TLE-1(+),S-100(灶+), PCK(-), EMA(-),CAIX(-),CD117(-,阳性对照+) CK7(-), CK20(-), HMW(-),P504s(-), Cathepsin-K(-), TFE3(-) , HIMB45(-), Melan-A(-), GATA3(-), ALK-1A4(-), OCT3/4(-), WT-1(-),CD99(-),Syn(-),CgA (-),CK8/18(-),PAX-2(-), CD34(-);分子病理:EBER-ROCH (-)。 细胞遗传学检测(FISH检测): MYC, BCL2以及BCL6基因重排结果均为阴性(本次试验采用FISH双色分离信号探针,MYC,BCL2以及BCL6基因信号多见2Fu); MYC/IgH以及BCL2/IgH基因重排检测结果均阴性(本次试验采用FISH双色融合信号探针,MYC/IgH以及BCL2/IgH多见20r-2Gr)
分子生物学检测: 如下目前检查结果不全,主要排除了MCD亚型,没有确定具体的遗传学亚型;
遗传学亚型结果
在上面的检查结果中:可以判定是双表达淋巴瘤,侵袭性非常高,但并不是双打击或三打击淋巴瘤。 治疗经过: 已经经过两个R-CHOP方案的治疗: 根据目前的治疗情况,医生建议在第三个疗程中,改变治疗方案,有下面三种方案可供选择: 第一种方案:R-DA-EPOCH; 第二种方案:pola-R-CHP; 第三种方案:R-CHOP + 西达苯胺(口服)。
其中: 第一个方案:化疗药比较多,由于肿瘤对肾有侵入,而肾影响化疗药的代谢。担心身体承受不住; 第二个方案:医生比较推荐该方案,并且该方案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诊疗指南和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B细胞淋巴瘤指南(2023版)都获得肯定。但每个疗程中pola至少要3W并且不能报销; 第三个方案:我从网上了解到西达苯胺的副作用比较多,我暂时不倾向于选择这个。 因此想请教家人们: 目前打算是采用第二种方案。但是第二个疗程后化疗副反应少了很多,第一种方案和第三种方案也不是不可以选择,主要是想看那种预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