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25
- 您的身份
- 家属
- 就诊医院
- 北肿,301,北人,北医三院,博仁医院
- 病理报告
- 高级别弥漫大b细胞
- 目前状态
- 康复1-3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家属
病理报告高级别弥漫大b细胞
就诊医院北肿,301,北人,北医三院,博仁医院
目前状态康复1-3年
最后登录2024-6-25
|
提到TP53基因组改变,它真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其实只有恨)的基因改变,它与临床结果相关度最高,可导致核型异常且预后较差,并且涉及的不单单是大B细胞淋巴瘤,还有白血病、骨髓瘤甚至各种实体瘤等。有矛就有盾,CAR-T细胞疗法可以说是目前“地表最强”的治疗策略,因此对于TP53突变,它也承受了医生和患者的期望,那么CAR-T治疗TP53突变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是否达到预期?
https://mp.weixin.qq.com/s/t215l4OL-9uIRTVu8izOeQ
结论
研究中,作者发现TP53基因改变在复发/难治性 LBCL中较为常见,并证明它是CD19 CAR-T患者中有价值的预后标志物。LBCL的基因表达谱加上对CAR-T细胞毒性的理解,表明p53功能障碍损害了CAR-T细胞发挥效应活性的机制。
作者首次将TP53基因组改变描述为CD19 CAR-T治疗LBCL失败的强力预测因子,TP53改变可独立预测复发/难治性LBCL的治疗结果。TP53改变可影响细胞过程,包括下调IFN、抑制外源性凋亡途径和诱导免疫抑制性TME,重要的是,CAR-T细胞毒性是由所有这些机制介导的。
综上所述,TP53作为肿瘤的内在因素,证实为接受CD19 CAR-T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 LBCL的预后和潜在耐药机制。
LBCL的组织学和分子生物标志物有助于风险分析、理解耐药机制和最近的治疗选择。在本研究中,新诊断的LBCL患者的传统预后标志物未能保持其临床价值。因此,TP53作为缓解和生存的决定因素填补了临床空白。
TP53改变与疾病表型没有很好的联系,除了LDH升高,但缺乏特异性。因此,大多数患者应追求测序。靶向于减弱p53的策略,如恢复野生型p53功能已在LBCL中显示出希望,将这些策略与CAR-T结合可能使TP53改变肿瘤对治疗敏感。与41BB产品相比,axi-cel在TP53改变的LBCL中的OS和PFS更高。这些发现提出了一个问题,即CD28共刺激结构域诱导的细胞毒性通路是否可以超越TP53介导的肿瘤逃逸机制。考虑到TP53改变的预后(生物标志物可预示结果)和预测(生物标志物可预示治疗干预)作用,作者认为所有CD19 CAR-T候选患者均应进行二代测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