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391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北京协和
- 病理报告
-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 目前状态
- 康复10-20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滤泡性淋巴瘤1-2级
就诊医院北京协和
目前状态康复10-20年
最后登录2025-7-6
  
|
发表于 2023-4-19 14: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没有所谓“最优方案”,只有针对具体患者“最合适”的方案。以CSCO指南2022版中关于套细胞淋巴瘤的治疗为例,通常,一上来要把患者分为“可移植”和“不可移植”两类,后者基本上都是因为年龄(60或65岁以上)或身体条件原因(基础性疾病)不适合移植的,对于这样的患者,可以选择化疗(例如BR方案),也可以选择非化疗方案(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惰性的套细胞淋巴瘤,特别是白血病样非结节性套细胞淋巴瘤,在临床表现上有时与慢淋非常相似,这时也可以考虑参考慢淋的治疗,用BTK抑制剂做一线,但是,要问这么几个问题:1)有淋巴结肿大吗?如果有,那么不是这种类型,尽管Ki67指数很低,只有10%,但仍然是经典型,年轻患者仍然应该首选化疗;2)BTK抑制剂用于一线,可以医保报销吗?不能;3)患者对化疗有禁忌,或者有很强的排斥心理吗?如果有,那可以选择非化疗方案,但是,为什么不考虑指南推荐的来那度胺+利妥昔单抗呢?4)有TP53突变吗?如果有,可能化疗的效果不太好,BTK抑制剂或许是一个更明智的选择;5)BTK抑制剂耐药后,准备怎么办?后手是什么?总不能回过头去做化疗吧,那时候年纪又增加了几岁,对化疗的耐受性更差了,如果做化疗,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做?既然走上靶向药这条路,就只能继续走下去了,经济条件足够支持吗?新药审批的速度能跟上来吗?任何靶向药都是会发生耐药的,多久会发生,谁也说不清楚,如果发生的晚,那还好,后面可能有很多条路可供选择,如果发生的早,那就比较麻烦了,选择余地不大,起码不如一开始选择化疗+移植或维持治疗的患者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