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716
- 您的身份
- 家属
- 就诊医院
- 北京肿瘤医院
- 病理报告
- 弥漫大b细胞(生发中心起源)
- 目前状态
- 康复3-5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家属
病理报告弥漫大b细胞(生发中心起源)
就诊医院北京肿瘤医院
目前状态康复3-5年
最后登录2024-8-10
|
对于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 (DLBCL) 这一最常见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亚型,由于其生物学复杂性,将标准免疫化疗与靶向特定通路的新药相结合,以改善治疗结局的尝试遇到了困难。因此,通过简化分类算法进一步揭示 DLBCL 的分子异质性非常必要,从而提高结局预测的准确性和靶向治疗的疗效。DLBCL的分类策略很多,包括基于FISH(MYC、BCL2和/或BCL6重排;WHO分类的高级别淋巴瘤/三打击淋巴瘤)、基于基因表达谱的细胞起源(COO,分为ABC、GCB和未分类型)、染色体评估的GenClass遗传分类(分为GCD、BN2、N1和EZB)和LymphGen分类(包含N1、ST2、BN2、MCD、EZB、A53)等。基因亚型有助于揭示 DLBCL 在致癌通路参与、基因表达谱、预后价值和治疗脆弱性方面的多样性,但关于基因亚型的临床实践仍存在挑战。标本质量对测序的高需求、等待全外显子测序 (WES)/全基因组测序 (WGS) 生物信息学分析的时间相对较长、聚类算法的复杂性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为提高临床使用的可行性,以及时使用基于基因亚型的靶向药物,人们对开发简化但高效的基因亚型分型方法有很大的需求。此前基于 GenClass 分类,利用18个基因突变和两个基因(BCL2和BCL6)重排开发了一个20个基因的分类算法,并通过一项前瞻性、2期、随机研究,探索了基因亚型驱动的靶向药物联合 R-CHOP (RCHOPX) 免疫化疗治疗新诊断 DLBCL 患者。根据近日《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 38.104)发表的一篇文章,通讯作者为赵维莅和许彭鹏教授,作者进一步开发了一种38基因分类算法(称为“LymphPlex”),使用35个基因突变和3个基因(BCL2、BCL6和MYC)重排确定了7种基因亚型,包括 TP53 突变 (TP53Mut)、MCD样、BN2样、N1样、EZB样MYC+、EZB样MYC-和 ST2 样;并在瑞金医院1001例新诊断 DLBCL 患者的大型队列中探索了这些基因亚型的临床病理学、预后、分子和微环境。LymphPlex 算分类可能为基因亚型分型提供一个有用的工具,从而促进精准医疗时代 DLBCL 治疗策略的优化。
https://mp.weixin.qq.com/s/UPIJUdMtXiupAc3eXsfLt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