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718
- 您的身份
- 家属
- 就诊医院
- 北京肿瘤医院
- 病理报告
- 弥漫大b细胞(生发中心起源)
- 目前状态
- 康复3-5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家属
病理报告弥漫大b细胞(生发中心起源)
就诊医院北京肿瘤医院
目前状态康复3-5年
最后登录2024-8-10
|
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也称为继发性CNS淋巴瘤 (SCNSL) ,其发病率较低(5%),但患者结局较差,因此管理重点在于识别高危患者和预防措施。然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DLBCL) 预防中枢神经系统复发一直是淋巴瘤治疗中最有争议的领域之一。
筛选CNS预防患者的传统方法,包括 CNS 国际预后指数(IPI)等手段的特异性较差,并且越来越多的证据质疑广泛使用的预防性干预措施的疗效,包括鞘内和大剂量甲氨蝶呤 (HD-MTX)。考虑到 HD-MTX 的毒性以及高危患者优先进行全身疾病控制的持续需求,迫切需要开发更稳健的方法来鉴别 CNS 复发风险最高的患者,并研究疗效更高的预防性干预措施。
临床医生既要预防这种可怕的并发症,又要确保患者不暴露于具有相关毒性风险的额外治疗,但证明其疗效的证据有限,各国指南之间也存在差异(表1)。
图片
2022年ASH继续教育项目中,Kate Cwynarski教授等回顾了近5年来该领域的新证据,重点关注分子学诊断在识别高危患者中的价值、近期质疑 HD-MTX 疗效的大型数据集以及 SCNSL 患者管理的当前方法,并提供了一种CNS预防策略。
https://mp.weixin.qq.com/s/uE1eGXjzxXvHW6CwTZmTV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