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55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 病理报告
- 滤泡性淋巴瘤3A级
- 目前状态
- 已确诊,未治疗,观察随访中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滤泡性淋巴瘤3A级
就诊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目前状态已确诊,未治疗,观察随访中
最后登录2025-1-2
|

楼主 |
发表于 2022-11-19 12:38: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pet是9/1在南方医院做的,结果:
petct结果
空腹6hr以上(空腹血糖5.1mmol/L),静脉注射显像剂,平静休息60min后行全身PET及CT断层显像,PET图像行衰减校正及迭代法重建,PET、CT图像行多层面、多幅显示。影像清晰。 回盲部滤泡性淋巴瘤肠镜部分切除术后,回盲部及回肠远端肠壁稍增厚,PET于相应部位见异常浓聚影,SUVmax为5.4,SUVave为3.2。腹腔内肠系膜间、腹主动脉旁见多个淋巴结影,以肠系膜间淋巴结较明显,周围脂肪间隙浑浊,最大者为1.1×1.0cm,PET于相应部位见轻度浓聚影,SUVmax为2.9,SUVave为2.7。 颅脑形态、密度及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鼻中隔偏曲,双侧下鼻甲稍肥厚,PET于相应部位未见异常浓聚影。鼻咽部未见异常浓聚影和形态异常。双侧颈部(胸锁乳突肌深面、颌下区、颏下区)见多个淋巴结影,最大者为0.9×0.4cm,PET于相应部位未见异常浓聚影。颌面部及颈部其他组织正常显影。右侧乳腺外上象限见结节状致密影,PET于相应部位未见异常浓聚影;左侧乳腺正常显影。右肺下叶背段见1个小结节,大小为0.6×0.7cm,PET于相应部位未见异常浓聚影;右肺中叶内侧段见少许条索状密度增高影,PET于相应部位未见异常浓聚影。双侧腋窝及纵隔内(2R、3A、4R、4L、5、8组)见多个淋巴结影,最大者为1.4×0.6cm,PET于相应部位未见异常浓聚影;纵隔内其他部位未见异常浓聚影和淋巴结肿大等。心包稍增厚,PET于相应部位未见异常浓聚影。肝S3见1囊状低密度影,PET于相应部位未见异常浓聚影;肝脏其他部位密度及放射性分布未见明显异常。左侧肾上腺稍增粗,PET于相应部位未见异常浓聚影。右肾实质内见1圆形稍高密度影,大小为0.5×0.7cm,PET于相应部位未见异常浓聚影。双侧肾盏各见1个小高密度影,较大者为0.3×0.3cm,PET于相应部位未见异常浓聚影。胆囊、脾脏、胃、十二指肠、胰腺及双侧输尿管形态及放射性分布未见异常。膀胱显影正常。子宫腔内见浓聚影,SUVmax为3.0,SUVave为1.9;双侧卵巢各见1个低密度区,PET于其边缘见浓聚影,SUVmax为6.6,SUVave为3.7。盆腔见多个结节状致密影,PET于相应部位未见异常浓聚影。双侧腹股沟见多个淋巴结影,最大者为1.3×0.6cm,PET于相应部位未见异常浓聚影。双侧髋关节周围软组织见轻度浓聚影,SUVmax为1.9,SUVave为1.8,CT于相应部位未见异常密度影;右侧股骨头、右侧股骨远端各见1个致密影,PET于相应部位未见异常浓聚影;部分颈胸腰椎椎体前缘骨密度增高,PET于相应部位未见异常浓聚影。余无特殊。
影像诊断
1.回盲部滤泡性淋巴瘤肠镜部分切除术后,回盲部及回肠远端见肠壁稍增厚,代谢轻度增高,考虑为淋巴瘤残余病灶,请结合临床; 2.腹腔内肠系膜间、腹主动脉旁见多发淋巴结稍增大,以肠系膜间淋巴结较明显伴周围脂肪间隙混浊,代谢轻度增高,不除外淋巴瘤早期侵犯的可能,请结合临床并定期复查; 3.鼻中隔偏曲;双侧下鼻甲稍肥厚;双侧颈部多发淋巴结炎性增生;右侧乳腺外上象限小钙化灶;右肺下叶背段炎性结节;右肺中叶内侧段少许陈旧性病灶;双侧腋窝及纵隔内(2R、3A、4R、4L、5、8组)多发淋巴结炎性增生;心包稍增厚; 4.肝S3囊肿;左侧肾上腺稍增粗;右肾高密度囊肿;双肾结石;子宫腔内生理性浓聚;双侧卵巢卵泡形成伴生理性摄取;盆腔多发静脉石;双侧腹股沟区多发淋巴结炎性增生;双侧髋关节周围轻度炎症;右侧股骨头、右侧股骨远端骨岛;部分胸腰椎轻度退行性变; 5.全身其他部位未见明显异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