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716
- 您的身份
- 家属
- 就诊医院
- 北京肿瘤医院
- 病理报告
- 弥漫大b细胞(生发中心起源)
- 目前状态
- 康复3-5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家属
病理报告弥漫大b细胞(生发中心起源)
就诊医院北京肿瘤医院
目前状态康复3-5年
最后登录2024-8-10
|
2.1 2021年Wu JT等 [13]通过对2020-2021年期间接种mRNA疫苗超过11万例癌症的患者数据进行分析,明确证实了mRNA新冠疫苗可以有效地帮助癌症患者对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同时提出在最后一次癌症治疗后需足够的时间间隔后再接种第二剂疫苗,以提高疫苗防护能力。
2.2 一项关于新冠疫苗BNT162b2疫苗在癌症患者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接种第2剂疫苗后2周,95%的实体瘤患者和60%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呈血清新冠病毒IgG抗体阳性,且癌症患者对疫苗的耐受性良好,没有新的非预期毒性征象。此项研究结果表明癌症患者接种新冠疫苗是安全且有效的。但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新冠疫苗保护效力可能降低[14]。
2.3 但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接种新冠疫苗后的有效性并不乐观。一项研究显示,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患者接种两个剂量的mRNA疫苗后,39.5%的患者有针对疫苗的阳性应答,但该免疫应答远低于同期健康对照[15]。同时发现与已经完成治疗并处于缓解状态的患者相比,正在积极进行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对疫苗的应答率显著降低。与近一年内仍在接受治疗的CLL患者相比,已完成治疗至少达1年的患者对疫苗的应答率显著增高。接受常规靶向治疗的患者疫苗应答率较低,包括BTK抑制剂(依鲁替尼或阿卡替尼等)、维奈托克与CD20抗体(利妥昔单抗等)。疫苗接种后12个月内,接受CD20靶向治疗的患者均无反应。
2.4 目前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变异株即使发生了重大突变,现有COVID-19疫苗的保护效力仍然具备,但因变异株而异,其保护效力可能会有不同程度减弱,而对预防变异株所致重症、住院和死亡的效力仍较高[16,17]。
https://mp.weixin.qq.com/s/n9LUIPtnOwcEYK0B-khBG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