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1
- 您的身份
- 家属
- 就诊医院
-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 病理报告
- 伯基特淋巴瘤
- 目前状态
- 治疗中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家属
病理报告伯基特淋巴瘤
就诊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目前状态治疗中
最后登录2021-2-21
|
2019年10月末妈妈因右下肢肿胀,嫂子带她去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的血管外科检查。医生一看说我妈妈这个问题肯定不是老毛病-----静脉曲张,进一步B超检查,腹股沟处一个苹果大小的瘤,而马上收治血管外科。做了各项检查,外院PET-CT, 病理检查,最后查出是大约是伯基特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弥漫大B淋巴瘤这三种,具体哪一种还要等分型。需要转到血液科,需要化疗。得知这样的结果,我们全家都非常难过。因为妈妈之前几乎很少生病。难过归难过,但一切听医生的安排,也没有想过去别的医院再确诊一下(庆兴的是:1,我们相信香港大学深圳医院;2,我们在医疗体系没有认识的朋友。)
2019-11中转到血液科,护士做各种生命体征的检查后,陈医生来给妈妈做全身触摸检查,并很耐心的问妈妈各种问题。检查完后陈医生轻轻地说:“阿姨,1:不吃刺激的食物,2:不吃带刺的食物,不啃骨头;3,不吃生冷食物;4不吃腌制的食物;5,吃了东西后一定记得刷牙,再用漱口水漱口等等。”让我和妈妈感觉这个医生就像是自己的家人,心里负担减少了很多。当天用R-CHOP方案化疗,药一用妈妈就明显舒服了很多。但是后面3天没有大便,导致便秘,非常难受,吃不下,肚子胀,晚上值班医生直接给了妈妈用了泻药,拉得她几天都没力气,以为马上就挺不住了,陈医生给补钾后慢慢恢复过来。化疗后第十天血象最低,需要打升白针,隔天查血,血象正常后出院回家。化疗后拇指头有些麻。在住院期间各个亲朋都有来探望,病友小龙友善提醒:尽量不要让亲朋探望,回家也要少去人多的地方,少接近别人,每天24小时戴好口罩,所有用具要消毒,吃红皮花生衣能补血小板,化疗不可怕,怕的是化疗期间感染等。
2019-12初开始第二次化疗已确诊为伯基特淋巴瘤,卓主任直接安排了减量B方案(正常人的1/3)。有了上次化疗的经验。每天乳果糖及保证有拉大便,没便意就用开塞露。少食多餐(荤素搭配,少喝汤,不吃易胀气的食物),多喝温水,化疗期间每天至少一1.5升水。但化疗后还是会现血象低,胃胀气,需要输血。在这个疗程我们认识了病友玲玲,介绍我们加入了淋巴瘤之家,在之家里看到很多恢复了的病友,把好的文章都读给妈妈听,看病友们结疗后出去旅游的相片,给妈妈增加了对治好病的信心。
2019年12月末妈妈来做第三次化疗,A方案,时间有点长,断断续续11天。期间还做了腰穿。血象正常出院回家都是非常难过的。化疗后的肚子痛,脖子痛,生白针的骨头疼等。三疗后要进行中期评估,因为过年和疫情,一直拖到2月中,好在脱疗2周PET-CT结果也是CR的。
2020年2月中开始4疗,减量B方案。朱教授看到PET-CT的结果后认真的向妈妈和医生说:“结果很好,维持原来方案用量,再打三个化疗就结疗!”整个化疗期间还算顺利,后面打长白针至骨头痛,陈医生温和地对妈妈说:“阿姨,很痛就给你打一针止痛针好吗?或者不打升白针了?”“痛也要打”因为我不懂插话道。陈医生还是轻轻地说:“不是问你,又不是你痛。阿姨的细胞在长,可以等等。她痛可以打止痛针,现在只要她舒服点就好。”
4疗后骨髓抑制时间有些长,上疗也就拖了些时间。一至到2020年5月初才结疗。最后一个疗程出现输血小板过敏,其他一切还算正常。
结疗后每周查血常规,刚开始中性粒低还打升白针,后面基本药都停了。正常生活!定期复查。
最后感谢港大医生、淋巴瘤之家及所有亲朋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