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383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北京协和
- 病理报告
-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 目前状态
- 康复10-20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滤泡性淋巴瘤1-2级
就诊医院北京协和
目前状态康复10-20年
最后登录2025-5-9
  
|
发表于 2019-7-26 15: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基因易感性只是易感性而已,环境因素(内部及外部)也起很大作用,否则供者自己为什么没有发生淋巴瘤?EBV+PTLD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失去EBV特异性T细胞的免疫监视,被EB病毒感染并转化的B细胞逐渐发展成淋巴瘤,经美罗华单药以及联合化疗后未能完全缓解,接下去有几种做法:1)挽救性化疗,即采用二线方案,之后二次移植;2)CAR-T疗法;3)试验性疗法,如供者淋巴细胞回输,EBV特异性CTL回输,PD-1单抗治疗等。第一个是标准治疗,但二次移植风险很大,如果二线方案治疗后效果很好,免疫重建比较正常,或许不需要二次移植。第二个的问题在于,目前CAR-T用的是自体的T细胞,如果供者的T细胞活性不好(存在基因缺陷),那么CAR-T的效果恐怕不好。第三个当中在目前情况下只有PD-1单抗治疗可行,不过目前国际上正在进行当中的II期临床试验还没有结果,不知道效果如何,我个人认为可以征求一下主治医生的意见,探讨这种可能性,毕竟相对于二次移植来说风险要小很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