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780|回复: 0

[基础知识] 【转载】肿瘤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时,你需要知道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8

598

主题

4597

帖子

1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弥漫大B细胞
就诊医院
307
目前状态
天堂
最后登录
2024-3-29

一生平安

发表于 2019-4-4 11: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化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Chemotherapy-Induced Thrombocytopenia,CIT)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出现 CIT 后,后继的治疗可能会延迟或减低剂量,从而使患者的疗效受到影响。一些严重的血小板减少患者,不仅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而且为预防重要脏器出血,需要输注血小板,还增加了治疗的费用。

说到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处理,有些人会说,这有什么呀,不就是打打升血小板针、严重的时候输输血小板吗?实际上,问题似乎并不是这么简单。

首先,你能肯定这个患者的血小板减少就是化疗导致的吗?
换言之,你知道都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肿瘤患者的血小板减少?
即便患者确诊了 CIT,都有哪些「升血小板针」可以应用?效果如何?
严重 CIT 患者如何掌握输血小板的指征?

我们试着来回答以上几个问题。

一、CIT的诊断
CIT 简单的说就是「化疗后的血小板减少」。在诊断时,要考虑前期的化疗方案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的时间两个因素。

从化疗方案讲,CIT 多发生在接受含铂类制剂和吉西他滨方案化疗的膀胱癌、卵巢癌和肺癌。

从血小板减少发生的时间来讲,因为血小板的正常寿命是 8 到 10 天,所以血小板一般是在化疗后 7 天开始下降,化疗后 14 天达到最低点。之后缓慢上升,在 28 天到 35 天恢复到基线水平。

伴随着血小板系列的「抑制」,患者常常同时会有白细胞的减少。如果患者情况基本符合上述「规律」,诊断还是比较有把握的。如果存在任何的「疑点」,就要警惕患者是否存在 CIT 之外的其他情况,即其他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


二、CIT的鉴别诊断
1EDTA 相关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EDTA 相关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偶尔「愚弄」临床医生的一种情况。我们抽取血常规的试管是采用 EDTA 抗凝的,但 EDTA 可以使某些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聚集,从而导致检测数值明显低于实际的血小板计数,即「EDTA 相关假性血小板减少」,而患者血小板实际上是正常的。

临床医生遇到这种情况的第一感觉就是「患者好好的,没有一点儿出血的表现,怎么血小板就这么低呢?」,这时将血液标本涂片,镜下观察会见到血小板的数量并不少,但有明显的聚集现象,从而提示诊断。确定诊断的方法,是送检枸橼酸钠抗凝的标本,如果更换抗凝剂后检测血小板正常,就可以诊断 EDTA 相关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了,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是完全正常的,不用干预。

2骨髓转移癌
骨髓转移癌是肿瘤血行播散的结果,以乳腺癌和肺癌等常见。肿瘤细胞浸润骨髓造血的「沃土」,导致血细胞减少,除了血小板减少外,还常常伴随有贫血。骨髓转移癌的确诊依靠骨髓涂片或活检见到成团的癌细胞。

有时,在肿瘤患者的外周血涂片中见到了幼稚红细胞或幼稚粒细胞,也要考虑骨髓转移癌,其形成的原因,是肿瘤细胞骨髓浸润以后,破坏了骨髓的屏障,使骨髓中未成熟的血细胞提前释放到外周血,有人甚至说幼红/幼粒细胞血症是骨髓转移癌的特征。

骨髓转移癌代表着肿瘤的广泛播散,一般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对症支持、必要的成分输血治疗为主,就像地里面长满了杂草,促造血的细胞因子再怎么「催」,作为庄稼的血细胞也很难见到明显的起色。而此时的化疗,即便能够进行,也要倍加小心,因为骨髓的代偿能力已经很差了,化疗后的血细胞减少会更加严重。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肿瘤的广泛播散和组织浸润,会激活凝血系统,导致 DIC,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这在胃腺癌和胰腺癌中比较常见。DIC 会进一步消耗血小板,导致患者出现难以纠正的血小板减少。DIC 的特征之一是凝血功能异常,所以,如果肿瘤患者在血小板减少的同时,出现了凝血的异常(尤其是 D-Dimer 和 FDP 升高,纤维蛋白原下降),就要警惕 DIC 了。

DIC 的诊断,要求有基础疾病(肿瘤,尤其是分期晚的肿瘤)、出血表现(常常是穿刺部位的出血、瘀斑)和实验室检查的异常(具备血小板减少、PT 或 APTT 延长、D-Dimer 升高等指标中的三项)。DIC 实际上是肿瘤晚期并发症,原发疾病不能控制的话,对于 DIC 也常常无能为力。DIC 的血小板减少是消耗过多导致的,骨髓中可以见到巨核细胞代偿增生的表现,不论是输注血小板还是应用促血小板生长因子,效果都不理想。

除了肿瘤的广泛播散外,感染也可以引发 DIC,而肿瘤患者免疫缺陷、化疗后合并感染是比较常见的,这进一步增加了肿瘤患者 DIC 诊断与处理的难度。

4脾功能亢进
脾脏肿大,大量的血小板在脾脏潴留、消耗,导致患者血小板的减少。肿瘤患者脾功能亢进多见于肝炎后肝硬化继发肝癌的患者,诊断包括脾大、血小板减少和骨髓巨核细胞代偿增生三条依据。治疗上主要是脾切除或脾脏栓塞,内科治疗再次显示出无能为力的遗憾。

5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ITP 在肿瘤患者中也是比较常见的。ITP 的特点是,除了血小板的减少以外,白细胞、血红蛋白以及凝血功能一般是正常的,即便患者的血小板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出血表现也往往不明显。ITP 的发病,是体内产生了针对血小板的自身抗体,导致了血小板在脾脏等部位的过多消耗。

补充的外源性血小板常常短期之内遭到破坏,所以你前一天输血小板,第二天化验显示血小板仍旧「纹丝不动」。ITP 要根据患者的血小板水平和临床的需要来确定是否治疗,主要的治疗选择包括皮质激素、静脉丙种球蛋白和促血小板生长因子。

6感染
感染不仅可以加速血小板的清除,使血小板的寿命缩短,还可以导致消耗性凝血病,使血小板过多的消耗,后者发展到一定程度即 DIC。感染相关血小板减少的处理,主要是积极有效的抗感染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感染的药物中,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更昔洛韦,均可以引起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对此要「提高警惕」。


本文作者孙国龙,摘自肿瘤时间微信公众号。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若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我是之家的工作人员,也是弥漫大B的患者家属。希望我在陪护时积累的经验、自修营养师的知识理论及祈祷所有病友早日康复的诚心,能对病友和家属们有所帮助。工作QQ:3151656617(QQ留言请附house086)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