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查看: 5073|回复: 14

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医生说活不过3个月的我为何依然健康?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3

主题

75

帖子

1191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NK/T细胞淋巴瘤
就诊医院
北京
目前状态
治疗中
最后登录
2022-11-23
发表于 2018-12-30 15: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真正让生命康复的最大力量不是任何人,不是任何药物,而是自己。

2018-11-06 查看原网页

李咏因癌症去世!消息来得很突然。斯人已去,我不想再多说什么要保护好自己身体,健康是无价的那些话,网上这类的鸡汤文已经很多。

今天只推荐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先生的抗癌感悟《2007年癌症晚期,医生说活不过3个月,我为何现在依然健康?》,但愿对正患癌的朋友能有所借鉴。

特别说明,本文仅供参考,因为仅仅是个案。

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现在癌症患者却很多,又是绝症,且因现在普遍存在过度医疗现象,很多癌症患者成了钱袋子,得不到应有的尊重。所以,人一旦患了癌症,一个家庭基本被掏空,最后癌症患者去世。这确实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又因身边有不少这样的例子,所以看到此文很有感触,特作推荐。


△ 凌志军

2007年,他被诊断为"肺癌晚期",且转移到了颅内。

当时多数医生认为是恶性肿瘤,不立即手术会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时,他决定静养;当肺内阴影变小被多数医生认为无关紧要时,他决定接受病灶切除手术。

两次他都"赌"对了。

他就是凌志军,人民日报社资深记者、作家。作为时政记者,他曾记录下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风云变迁。

当初医生认为他"活不过三个月",但如今他却走上了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现如今依然非常健康。

本文就根据其《重生手记》以及其接受媒体公开采访的内容,总结出其患癌后的8大感悟,可以说字字如金。


很多人不是死于肿瘤

而是死于对肿瘤的无知和恐惧

"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

著名肿瘤临床专家何裕民,颠覆了中国人"癌症是绝症"的惯性思维,他说:

很多肿瘤患者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对肿瘤的无知、高度恐惧以及恐惧本身带来的盲目应对。应该理性对待、善用智慧以合理防治。

凌志军认为:我国癌症治疗体系可能存在致命的弊端,人们对癌症的认识也存在致命的偏差。

我们恐惧,是因为我们无知。我们不了解癌症,不知道癌症其实并非绝症,只不过是一种慢性病。我们不了解自己的肌体,很容易过低地估计自己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却过高估计药物的能力,不知道那些所谓"特效药"有可能正是致命的杀手。

只要我们不恐惧,不盲从,不走上错误的治疗之路,我们就已经有66%的机会远离死神。

即使我们的肿瘤已经到了中晚期,也可以长期与癌共存。


没想到做癌症病人那么没尊严

2007年2月,凌志军被诊断"肺癌、脑转移"的概率为98%,即"肺癌晚期"。

北京、上海两地名医会诊,几乎一边倒地判定他活不过3个月。

在治疗期间,凌志军发现,病人们花了钱、排了长队、内心所期待和倚重的一流医院的"特级专家会诊",才不足三分钟。

医生的一句"你等着吧"的"诊断"几乎就是一纸死亡判决书。

手术、化疗等高科技治疗和开"天价特效药",是不同医生的相同手段。而忧心忡忡、愁眉苦脸、排队就医甚至倾家荡产的那个弱势群体,就是中国癌症患者的群像。


我们要用脑子救命

而不是用腰包救命


北京、上海的专家们陈述的治疗程序是:

开颅手术、化疗、放疗;观察肺部病灶,准备第二次手术,打开胸膛,切除肺叶;继续化疗,放疗……

因为开颅也不能保证痊愈,凌志军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先观察一阵。

两星期之后,医生的说法是脑部的肿瘤"应该是没有长大"!

凌志军倾听自己身体所发出的信号是,头痛、眩晕、视觉模糊、眼球震颤等症状并没有更严重。

他感悟:对病人而言,要用我们的脑子救命,而不是用腰包救命。

但是,他并非一味排斥手术,在可信的医生,胸科影像学专家石木兰确认肺部的癌症,并建议他做手术开胸之后,他立即按照石木兰的推荐,选择医生为自己主刀。

肺部的恶性肿瘤被切除之后,他迫不及待地回到了家里。他拒绝了化疗,因为化疗仅仅"将治愈率从60%提高到62%",同时拒绝了很多昂贵的"特效药"。

他查阅了很多资讯,确认中国有很多癌症患者被过度治疗。他的一个朋友,身体棒,腰包鼓,结果从发病到治疗仅三个多月就去世了。

他决定,做一个聪明的患者,相信自己身体的力量而不是医生和药物,开始自我恢复。


把性命托付给自己

找到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


出院时,凌志军尝试用一些纯自然的方法恢复自己的体能。

凌志军的经验是:他把性命托付给自己,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

他曾在一种"末日心态"笼罩之下,但也在不经意之间走上康复之路--他每天步行5公里。

8000公里,就是他5年走过的路程,相当于从北京到拉萨一个来回。

现在的凌志军好似一个得道的智者,乐山乐水乐于助人,喜欢摄影,发现并捕捉光影世界中的美感,喜欢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和人生。

他的妻子也说:爱情、亲情和友情的力量,会让我们的生命出现奇迹。即使它无法起死回生,仍可以让我们超越肉体的痛苦,达到心灵的安宁。

著名作家、心理医生毕淑敏说:"他不但奇迹般地把病治好了,整个人生都上了一个新境界。"


向死而生

把身体交给自然

从饮食和起居习惯开始,凌志军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他不再忙碌。

对他来说,"时间不再是金钱,不再是完成工作进度的承载体,它不过是我告别死神走向康复的桥梁。"

他更多的时间是在户外度过,在湖边踏青,在林间漫步,在阳台听音乐闭目养神,眺望远山近水和蓝天白云。他享受阳光,也享受风雨雪雾。

每天,他重视的五件事是:吃、喝、拉、撒、睡。

在吃的方面,要足够杂,足够粗,足够素,足够天然;他每天要喝2400毫升水;让自己的排泄每天都有规律,同时观察大小便的颜色和多少,间隔时间;每天的睡眠不低于8小时。

春秋季节,盛夏9点之前和下午5点之后,他会来到户外,裸露50%的皮肤晒太阳,就算不能补充维生素D,"我的生命再次被阳光照亮,生机和活力不知不觉重新回到我的身上。"

他还去一些气候和空气好的地方疗养。去苏州的第二天,开胸手术后的正常反应胸闷和咳嗽就减轻了,五个月后咳嗽就好了。

他还去了深圳东郊隐居,或漫步海边,或在山间拾级而上。

他终于又回到了滑雪场,重温了这种野性和富有刺激性的运动。

当晚,他给关心他的朋友发出一条短信:"号外:凌志军重返滑雪场。"

2012年3月15日,经过新一轮的复查,凌志军颅内病灶几乎完全消失,肺部和腹部未见新的异常。

医生对他说,"不要再把自己当作病人啦!"


中国有八成癌症患者被"过度治疗"

在治疗期间,他处处发挥自己的记者本能,细心观察自身所处的医疗环境,悉心搜集资料,对中国癌症治疗现状有很多惊人的发现。

当今社会医患关系紧张,医生误诊错诊,病人伤害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医疗领地上的"割据"与"门户"让人很是无奈。

这些现象及其根源在本书中都有体现。

有一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

全国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是200万,有80%的癌症患者在有意或被迫接受着超过疾病治疗需要的"过度治疗"。90%以上的癌症患者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方案,符合规范用药者仅为20%。

"这些数字令我震惊,癌症患者中竟有如此多的人不是死于自己的疾病,而是死于自己的恐惧和不正确的治疗。

看起来,我们最大的不幸不在于遭遇癌细胞的侵袭,而在于我们被中国式的癌症观念包围着,同时还接受着中国式的癌症治疗。

这种医疗环境正在造就一个悖论:医学越是发达,越是剥夺患者的主动性和判断力,越是造成病人的恐惧和错误。"

所有死亡的癌症患者中,三分之一是被吓死的,三分之一是治死的,只有三分之一是真正因病而死。

如果你一定要问我,有没有一些可以让癌症患者共同遵循的东西,那么我会说,有。的确,有一些事对所有病人都是相通的--

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坚强,去接受那些应当接受的治疗。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去拒绝那些不应当接受的治疗。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智慧,去分清楚哪些是应当接受的、哪些是不应当接受的。

我们都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从容地迎接死神降临,什么时候该坚定地寻找康复之路。因此,做一个聪明的病人,远比做一个听话的病人更重要。


不能盲目

凌志军说,病人通常有两种心理:

第一,我不懂医,不听医生听谁的;第二,医生都是错的,不能听医生的。

我想这两种心理都有问题,都会导致自己犯错误。

我自己的感受是看病是一件很受罪的事情,去看病常常是很难受的事情--不是疾病带来的难受,而是看病的过程当中种种的问题。

的确有一些医生不怎么样,医生也会犯错误,我遇到好几次,所以对医生的话不能盲目。

但是,也的确有好医生,医术高明,道德水准也很高,这样的医生不难找到,我就碰到好几位。

癌症患者对医生的选择非常重要,其实我从医生那里学到了很多,医生不仅救了我的命,而且给了我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引导着我的康复之路,甚至他们的错误也让我学到很多。

还有,犯了错误的医生不一定不是好医生。

实际上,那些有热情有办法去发现新证据,并且根据新证据迅速修正自己错误的医生,更值得信赖。


作为病人,我们不懂医

但我们应当懂人

作为病人,我们不懂医,但我们应当懂人,应当知道什么样的医生是可信的,什么样的医生是靠不住的。

如果既不懂医又不懂人,那就很容易盲从,而盲从是导致我们犯错误的最重要的原因。

我做了30多年记者,接触过各种各样的人,的确养成了观察人,识别人的习惯,也有一些经验。这能够帮助我寻找那些值得信赖的好医生。

除了记者经验之外,我想还有别的,比如冷静,比如动脑子,甚至一个人的价值观也会发生作用。

举个例子,我非常信奉诚信,甚至有些偏执。如果发现一个人说了一句假话,我就会对他的所有言行产生疑问。所以,我在和医生的接触中,特别注意他说话的可信度。一旦发现他在自吹自擂,我就不会再去看他。

就是因为这个理由,我拒绝了不少医生和他们的所谓"特效药"。

这也许会让我失去一些治疗的机会,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自己犯错误。

最后,相比国外医生,大多数国内医生并不大看重病人的症状变化,"都有过分依赖现代扫描仪器和黑白影像胶片的倾向,漠视病人的直觉和陈述。

凌志军说:我的一个美国朋友告诉我,在美国,医生不仅仅依据影像诊断,还充分考虑病人的症状,认真倾听病人的感受。而对于中国式专家门诊,这一点很难做到。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人的生理状态千差万别,疾病也是五花八门。

千差万别的癌细胞发生在千差万别的人身上,结果必定是千差万别的。

没有任何一个医生,更没有任何一台机器,能够精确地分辨出每一种情况。

所以,当疾病猝然加之的时候,我们必须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康复之门的钥匙在我们自己手里。

其实,人体有你想象不到的强大自愈力。

当人有不适或生病时,自愈力可以敏感地捕捉到人体异常信号,马上调整人体的各种功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医生治病,只是激发和扶持人类机体的自愈力而已,最终治好疾病的,不是药,而是人们自己。

陈昭妃博士说:

我们与生俱来就有一个免疫系统的抵抗能力,它就像一个军队在保护一个国家。一但有污染进入我们的身体,不管它是灰尘、一个病毒,还是一个细菌,只要免疫系统有反应,基本上能够把它消除掉。

生命本身就有自动康复的能力,我们只要通过各种方法去唤醒这种能力,就可以治愈身体的疾病。

具体来说,就是我们需要通过万物的力量,通过内在的力量来唤醒身体的自愈能力。

真正让生命康复的最大力量不是任何人,不是任何药物,而是自己。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3

主题

75

帖子

1191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NK/T细胞淋巴瘤
就诊医院
北京
目前状态
治疗中
最后登录
2022-11-2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0 15: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病理会诊:专家看切片
真正让生命康复的最大力量不是任何人,不是任何药物,而是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3

主题

75

帖子

1191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NK/T细胞淋巴瘤
就诊医院
北京
目前状态
治疗中
最后登录
2022-11-2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0 15: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很多人不是死于肿瘤

而是死于对肿瘤的无知和恐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3

主题

75

帖子

1191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NK/T细胞淋巴瘤
就诊医院
北京
目前状态
治疗中
最后登录
2022-11-2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0 15: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只要我们不恐惧,不盲从,不走上错误的治疗之路,我们就已经有66%的机会远离死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3

主题

75

帖子

1191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NK/T细胞淋巴瘤
就诊医院
北京
目前状态
治疗中
最后登录
2022-11-2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0 15: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我们要用脑子救命

而不是用腰包救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3

主题

75

帖子

1191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NK/T细胞淋巴瘤
就诊医院
北京
目前状态
治疗中
最后登录
2022-11-23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0 15: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
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坚强,去接受那些应当接受的治疗。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去拒绝那些不应当接受的治疗。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智慧,去分清楚哪些是应当接受的、哪些是不应当接受的。

我们都需要知道,什么时候该从容地迎接死神降临,什么时候该坚定地寻找康复之路。因此,做一个聪明的病人,远比做一个听话的病人更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77

主题

4039

帖子

201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弥漫大b细胞(生发中心起源)
就诊医院
不知道
目前状态
康复0-1年
最后登录
2021-6-5
发表于 2018-12-30 15: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菏泽
写的不错。认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55

主题

1163

帖子

2063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原发乳腺弥漫大b细胞
就诊医院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目前状态
康复0-1年
最后登录
2022-10-14
发表于 2018-12-30 16: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总结的很好,书我看了。
臻爱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2

主题

1303

帖子

2311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外周T细胞淋巴瘤
就诊医院
協和醫院
目前状态
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
2024-9-30
发表于 2018-12-30 16:4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武汉
对呀,相信自己跟自己身体对话,一直这样认为的,相信自己
这一关挺过去,人生就开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8

主题

200

帖子

774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皮肤蕈样霉菌病
就诊医院
北大一院
目前状态
治疗中
最后登录
2021-8-17
发表于 2018-12-30 19: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马 发给老公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

主题

44

帖子

102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系统性间变大细胞
就诊医院
沈阳盛京医院
目前状态
治疗中
最后登录
2019-7-28
发表于 2018-12-30 19: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辽宁本溪
相信自已,战胜疾病!
忠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2

主题

1297

帖子

2119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弥漫大b细胞(非生发中心起源)
就诊医院
重医附属永川医院
目前状态
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
2023-3-11

一生平安家人平安

发表于 2018-12-30 23: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重庆
医生的结论虽不是必然的预言,也是根据众多病例病情发展的情况判断的。并不是危言耸听。人体体质千差万别,出现意外发展很正常,但不能否认医生的作用。肿瘤病不可预知性太多,赌,也就是拿生命做筹码罢了,在一线方案可以治疗时,几乎没人会赌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5

主题

323

帖子

626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经典型霍奇金
就诊医院
友谊医院
目前状态
康复3-5年
最后登录
2023-2-2
发表于 2018-12-31 11: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大道理说的对,技术细节有问题,不能因为治好肺癌就说所有癌症都是啥,慢性病,伯基特留下了快乐的眼泪,癌症都不用治疗了,那感染 过敏 外伤就晾着在旁边给患者鼓掌,给他加油不就治好了,现代医学是一种忧郁的职业,总是去安慰,有时去治愈,让人们正视以前那些病死的突然离开视线的人们,三国里英雄一大堆,好家伙这个把那个杀了能吹上天,周瑜 马超 郭嘉轻而易举被病魔搞死没人在乎过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5

主题

323

帖子

626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经典型霍奇金
就诊医院
友谊医院
目前状态
康复3-5年
最后登录
2023-2-2
发表于 2018-12-31 11: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他这里面有的说的没错,有些医生是挺混蛋的,这玩意不分国内国外,作出正确判断不容易,医生能有一半决定是对的就能说是专家了,误诊这个事去医院真是天天见,哪怕一个感冒病毒性还是细菌性还是免疫性很多人都分不清,更别提癌症了,现在的医疗条件如果不是啥高官显贵,那得了大病就得自己学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383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就诊医院
北京协和
目前状态
康复10-20年
最后登录
2025-5-18

博学多才一生平安康复0-1年

发表于 2018-12-31 14: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周良辅大夫推翻了自己早先认为是“脑转移瘤”的诊断。他在仔细分析了“波谱扫描”胶片之后,居然有了一个新结论:颅内病灶不像是肿瘤,有可能是一种罕见的炎症!” 这是他的书中的一句话。

如果真的是肺癌伴脑转移,中位生存期三个月并不夸张。从后来的情况来看,有可能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脑转移。再好的影像学检查也不能替代活检病理,只要没有做过活检病理,就有推翻原先结论的可能。假定真的是脑转移,在极少数的情况下,当原发灶被切除后,有转移灶消失的情况,虽然这种概率很低,但绝不是零。这个故事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一百个拒绝现代医学规范治疗的患者中,也许有一两个幸运儿可以活下来讲他们的故事,而那些盲目相信“自愈”而最终失败的患者,是无法来讲故事的。其实,失败的故事也有人讲,比如说近几年来有几位名人也尝试了去深山老林“回归自然”的疗法,甚至有的还出家了,可是结局呢?大家都喜欢听励志故事,而对更多的失败的故事视而不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帮助办理病理会诊 只需5个工作日
快递切片,我们就能帮你会诊专家

查看 »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