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176|回复: 2

有时候会觉得累,病理炎性病变最后是淋巴瘤,问题出在哪里?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44

主题

2737

帖子

5194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霍混合细胞型
目前状态
康复0-1年
最后登录
2018-7-5
发表于 2017-12-31 13: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河南郑州
时间,是检验自身免疫性疾病控制好坏的唯一标准!相信各位同道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病例,临床明明考虑淋巴瘤,可活检就是不见肿瘤细胞,病理诊断难打,临床医生也很无奈和尴尬,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这个局如何破?
以下是依我们小组的既往经验,分析如下:
1.临床医生: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对化验单、检查单全面分析,自己掌握一定的读片技能,对疾病首先要有一个自己的判断,做好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2.放射科医生:正确认识淋巴瘤的影像学特征和其它需要鉴别的疾病的影像特征,和临床多沟通,尽量给出更明确的提示,但放射科医生因未看到病人,没有化验检查及其他的影像资料,单凭眼前能看到的影像资料得出准确度判断肯定是要求过高了,有点强人所难了,当然有些高人也是一眼就能认出,对大多数的影像科医生来讲,希望可以给出一些有实质意义的意见和建议。
3.外科医生:手术掌握穿刺的部位选择?穿刺组织的量,穿刺前是否激素停用时间够长?
4.病理科标本制备医生:石蜡切片包括取材、固定、洗涤和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与粘篇、脱蜡、染色、脱水、透明、封片等步骤。制作过程虽然难度不大,但操作比较繁琐,技术人员的敬业态度和严格操作规范程序至关重要。每一步骤都关系到下一步骤的顺利进行乃至于片子的最终质量。处理标本的过程中,由于脑组织脂质含量高,在处理标本的时候又要特殊处理。
5.病理读片医生:读片医生也需要具有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的经验,尤其对一些病理确实难以鉴别的,需要特殊染色,甚至EBER,T细胞或B细胞克隆基因重排。一个优秀的病理科医生应该是片子看到什么打什么,有自己的立场,不屈从于临床,不妄下结论。毕竟穿刺活检拿到的组织量很有限,点和线不能代表面和病灶全貌。有多少资料打多少报告。
6.最后返回到临床医生这里,如果病理符合临床判断,则尽早转入淋巴瘤的正规治疗,如果病理结果与临床判断有出入,那对临床医生来讲就是极大地考验,如果临床医生坚持自己的判断,可以根据病情做一个随访计划,身体条件允许,能等的可以等新病灶出来再次活检,不能等的就可以先治疗起来了,当然,这个时候,如果有MDT能进行多科讨论,给患者一个最优化的诊疗计划是再好不过了。

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淋巴瘤病例诊断的重要环节,而且可以说经验很重要,一个优秀临床内外科医生、影像科医生、病理科医生的养成都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的积累。赵桂宪,女,临床医学博士,2000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临床医学院。2008年博士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后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工作,长期工作于临床一线,擅长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神经遗传变性病。同时进行多发性硬化(MS)的临床及科学研究。今天,我想说说我对免疫病认识的一个过程:
在我刚刚知道认识免疫病的时候,我的理解和大多数患者和家属一样:完了!这免疫病啊,一旦得了,这辈子就跟它耗上了,它会反复发作,伴随而来的是疾病痛苦、时间、金钱、残疾,甚至全家人的无尽痛苦...
后来,当我看着患者们尽管在不同程度上承受着疾病所带来的各种痛苦,如复发率高,反复住院、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使用后副作用大,有些药物价格昂贵,国内还没药...,但一个个还是会得到控制,我逐渐认识到,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可以控制的…
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在给患者治疗的时候,患者也教会了我很多,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在总结,随着对免疫病患者的不断观察和自己对本类疾病研究的深入,
我越来越体会到,免疫病并不比别的疾病可悲,甚至我认为,患免疫病比患神经系统其它的疾病都要幸运,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只要治疗得当,病人可以控制到少发作甚至不发,即时发作,症状也比较轻,不一定需要用过多的药物。
每个人生来就有免疫系统,随着年龄会逐渐成熟起来,完善的免疫系统会保护我们不受外界病原微生物等的侵害,但免疫系统过度激活也并非好事,就可能患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只要我们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工作状态,即使生病后,通过主动调节,让我们自身免疫系统恢复平衡状态,就可以从源头上消除了免疫性疾病发病的物质基础。调动机体免疫系统(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7

主题

1672

帖子

2209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疑似患者
病理报告
淋巴结炎/反应性增生
目前状态
疑似患者
最后登录
2025-5-9
发表于 2017-12-31 13: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病理会诊:专家看切片
自己的军队叛乱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4

主题

717

帖子

1423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霍混合细胞型
就诊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目前状态
康复1-3年
最后登录
2020-3-21
发表于 2017-12-31 14: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广州
我们最初医院活检是炎性病变,送检确诊淋巴瘤
坚强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