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最后登录2025-11-3
|
这是我在之家发布的第一个帖子,想说的话有很多,那就从1998年开始吧,那一年在颈部摸到的第一个突兀淋巴结,至2006年确诊再到今天,康复之路已然走过19年,总的生存期已经超过25年,这19年的康复之路可以说走的顺也是不顺,不顺是因为滤泡好复发的特点在我身上是体现的非常完美,从第一次用上经典的Rchop方案之后,不知道是不是唤醒了我身体里哪一部分沉睡的基因,于是我经历了六次复发,除了第六次是我主动选择的car—T,其他五次,我的医生从来没有想过给我用除了化疗药以外的方案,说顺也是因为经历了多次复发我依然还在。
回头想想这与瘤共生的1/4个世纪,这既非是一场彻底痊愈的凯旋,亦非是只留下与疾病搏斗的硝烟弥漫,而是用生命最深切的体悟,在时光中刻下了一行行关于存在、坚韧与和解的独特印记。
犹记得当诊断书落下,曾以为确诊便是末日宣判,但其实当风暴真正降临的时候,与生俱来的求生欲迫使我开始学习,努力理解那些晦涩的医学术语 ,当化疗药物如寒流注入血脉,当副作用令躯壳沉重如铅,我慢慢的理解了所谓“向死而生”,并非以悲壮的姿态,而是在认清生命有限性的边界后,反而更懂得了如何真实地、用力地活好每一天,治疗不再仅仅是消灭病灶的战争,更是与身体深入对话,是一场守护生命尊严的极致艺术。
康复之路绵延十九载,我深知终点并非“痊愈”的彼岸,而是抵达一种微妙的平衡,滤泡惰性的特质,仿佛是生命中一枚意味深长的休止符。让我懂得在无法彻底驱散的阴影里,如何让生命之树向着阳光,努力生长不辍开花。
如今每一次复查,还是会紧张、会焦虑、会履薄冰,但我学会了以平和之心拥抱这份“带瘤生存”的状态,它如同一位沉默的同行者,提醒我生命本质的脆弱与珍贵,也让我在日复一日的平凡中,更能敏锐地捕捉晨光之暖、微风之柔、亲人爱人笑容里的安稳情意。
回望这穿越四分之一个世纪的跋涉,淋巴瘤于我而言早已不仅仅是一场疾病。它更像是一把奇特的钥匙,为我开启了重新认识生命、理解何为存在的那扇门。病痛如刻刀,在肉身上留下印记,却同时也让我明白了生命的坚韧并非等待风暴彻底平息,而是学会在风雨中从容撑伞,在无法预测的无常里深深扎根。
虽然内心无比盼望会发生痊愈的奇迹,但现实中也只能做到日复一日的坚持与珍惜 ,长久盘踞体内的微小阴影,也成了生命本身的一部分,提醒我每一次呼吸都值得郑重其事,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又都是那么的不平凡。余生我会带着生命赋予的全部重量与力量,在时间的长河中,一步一个脚印,坚定的走出自己生命中独一无二、不可替代年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