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383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北京协和
- 病理报告
-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 目前状态
- 康复10-20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滤泡性淋巴瘤1-2级
就诊医院北京协和
目前状态康复10-20年
最后登录2025-5-6
  
|
发表于 2024-5-6 09: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不要机械的去理解这个问题,首先,在只做了免疫组化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判定加入BTK抑制剂的意义不大,因为生发中心亚型的大B通常对BTK抑制剂不敏感;其次,如果还做了二代测序,那么应该以二代测序的结果为准,因为免疫组化不是一个非常精确的检测手段(例如CD10+的阈值是10%,有时在边界情况下换一个病理医生就会认为是CD10-),或者二代测序做出来的结果与免疫组化不符,比如说你这个病例有MYD88/CD79b双突变,理论上说应该是MCD亚型,加入BTK抑制剂可能是有意义的;第三,但是,并不是所有MYD88/CD79b双突变的患者都对BTK抑制剂敏感,比如说如果同时还存在CARD11突变,那么很有可能BTK抑制剂也没什么用,再比如说你这个病例有PIM1突变,根据某项研究,PIM1突变也会造成对以伊布替尼的耐药,所以,只有用过后才知道到底有没有效果,理论上我们只能做大致的判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