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21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病理报告
- 弥漫大b细胞(非生发中心起源)
- 目前状态
- 康复5-10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弥漫大b细胞(非生发中心起源)
就诊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目前状态康复5-10年
最后登录2025-5-21
|
脑补和体验着各种医学术语
京城这几天突然降温,搞得雾霾没有机会肆虐,难得的看见太阳了。而今天,经过九天的等待终于盼来了可以住院的通知,当我一大清早的办理完住院手续,手腕戴上住院卡后,仿佛是中了双色球大奖一般幸运的感觉!是呀,等待的滋味真的很难受,尤其是等待住院救命的感觉,就像漂在大海中突然抓到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无可言表。
在京城等待和住上院得日子,天天就是和各种知道的,不知道的,听闻过的,没有听闻过的医学术语打交道,而且每天都在用身体实践证明一下。需要脑补的医学知识太多了,多到在大脑里堆积的太多,有点吸收消化不良!诸如PETCT,病理免疫组化,骨髓穿刺,内置导管,化学治疗……
这些对我而言陌生的名词,我都亲身的尝试了一遍,也在实践中略知一二,从感性的认知描述如下:
一,PETCT,说穿了,就是全身扫描,价格很贵,一次12500元(不列入医保报销范围的纯自费),但是,人家给你出十个部位的片子,相当于做了十次CT,这样算下来,也就心理平衡了一点。只是,这个全身扫描,贵真的有贵的道理,一个过程下来要三个小时,早上,就不让吃东西,直到下午两点开始,让喝水,但是不顶饿呀,到了后先静坐一个小时,不让说话,运动,然后扎显影剂,完后喝五百毫升水,躺着,还不让说话,半小时后,让去卫生间小便,回来,再喝五百毫升水,然后,上机器扫描三十分钟(一动不动的姿势),下来,回到休息室躺四十分钟,等护士喊到你了,才可以离开。当喊道我可以离开的时候,我第一件事就是把早上放在兜里的牛奶一口气喝光,然后,赶紧找地方吃饭。
二,骨髓穿刺,这是个恐惧感超高的手术性质的检查,不仅仅是疼死了,更多的是那种无助的感觉。我很不幸得是,被医生穿了两次,第一次穿透后没有取出来骨髓,可能是位置不对,但是医生和我解释说我太胖了。第二次一个劲的把住我晃荡,使劲的钻,我都听到钻骨头的声音了,太恐怖了!钻不动就使劲的按,疼的我浑身大汗,好容易钻透了进入骨髓了,还有点偏,又矫正,我的妈呀,我都快死过去了,好容易挺过来了!然后一瘸一拐的回到病房躺着了!
三,内置导管,就是从手臂内侧的静脉血管那放置一根导管到胸肺部。进了手术室,消毒,打麻药,切开手臂内侧静脉血管,下导管,直达胸肺部,然后,开始适应性锻炼。这根管子需要在体内放置六个月以上,一周换药换膜消毒一次。专门用于化疗和输液,以减缓化疗药物对小血管的刺激。
四,化学疗法,就是化疗的简称。就是往体内输入化学药品,直接阻杀癌细胞,但是同时也杀死了正常细胞,所以,化疗的副作用很大,白血球降低,免疫力低下,头疼,恶心,呕吐,发烧,便秘……,总之,是怎么不舒服,怎么来。而这样的感觉要持续半年。,所以,我要坚强的去适应吧!
正所谓:得一场病,行一次医,学一次知识,成半个专家。这就是人类的求生本能,这就是现代科技的进步的力量,这就是互联网时代的便利与快捷。我不幸,得了淋巴癌。我幸运的是,赶上了这个美好的时代,遇到了很多美好的人,可以让我有了挽留生命的可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