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 73
 
- 您的身份
 - 病友
 
- 就诊医院
 - 上肿
 
- 病理报告
 -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 目前状态
 - 康复0-1年
 
 
 
 
 
参加活动:0 次 组织活动:0 次 
 
 
 
	
 您的身份病友
病理报告滤泡性淋巴瘤1-2级
就诊医院上肿
目前状态康复0-1年
最后登录2025-11-4
 
 | 
 
原文:https://meetings-api.hematology.org/api/abstract/vmpreview/295843 
 
挑重点的说: 
1、GALLIUM试验(NCT01332968)纳入了1202例既往未接受治疗的晚期滤泡性淋巴瘤(FL)(III/IV期或II期肿块较大)且ECOG评分0-2分的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GELF治疗标准。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利妥昔单抗或奥妥珠单抗治疗,并由治疗中心根据具体情况选择CHOP、CVP或苯达莫司汀方案。418例可评估病例的诊断性活检标本可用于靶向测序复发突变基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来探讨基因突变与临床结局之间的相关性。GALLIUM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6.9年。283例患者(68%)接受了苯达莫司汀治疗,135例患者(33%)接受了CHOP或CVP方案治疗。验证队列由来自澳大利亚(N=208)、美国(N=138)和加拿大(N=127)的473名患者组成。验证队列的中位随访时间为5.5年;181名患者(38%)接受了苯达莫司汀治疗,292名患者(62%)接受了基于CHOP或CVP方案的免疫化疗。 
2、在这项更新的、随访时间更长的分析中,我们证实了先前描述的 临床遗传风险模型 m7-FLIPI(Pastore,2015)能够预测接受 CHOP/CVP 治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但不能预测 接受苯达莫司汀治疗患者的 PFS。 
3、m7-FLIPI 基因中有两个基因的突变状态与 接受 CHOP/CVP 治疗和苯达莫司汀治疗患者的 PFS 差异相关: EZH2 野生型患者接受基于 CHOP/CVP 的治疗后,其 PFS 显著短于 EZH2 突变型患者;值得注意的是,在苯达莫司汀组中未观察到 PFS 差异。 
4、此外, CREBBP 突变与 CHOP/CVP 治疗后较短的 PFS 相关,但苯达组无关。其他 m7-FLIPI 基因突变均不能预测苯达莫司汀治疗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PFS)。  
5、基于这些发现,我们将 EZH2 和 CREBBP 突变状态结合起来对患者进行分层。 只有同时携带 CREBBP 突变和野生型 EZH2 的患者才能从苯达莫司汀治疗中获益, 与接受 CHOP/CVP 方案治疗的患者相比,他们的 PFS 显著延长,而总生存期 (OS) 相似。 所有其他患者在两种治疗方案下的 PFS 相似, 但我们观察到接受 CHOP/CVP 方案治疗的患者 OS 有延长的趋势。 
总结: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EZH2 和 CREBBP 突变状态可指导滤泡性淋巴瘤 (FL) 的治疗选择。 CREBBP 突变且 EZH2 野生型的患者从苯达莫司汀治疗中获益最大, 无进展生存期 (PFS) 显著延长,总生存期 (OS) 相似; 其他患者使用两种方案的 PFS 相似,但 CHOP/CVP 方案的 OS 有延长的趋势。这些数据可能表明,CREBBP 突变且 EZH2 野生型的 FL 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并支持使用简单的突变检测来指导新诊断的晚期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