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12|回复: 13

冻土上的诗与火 ——迟子建作品赏析

    [复制链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20

主题

848

帖子

1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滤泡性淋巴瘤3A级
就诊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血液病医院
目前状态
康复1-3年
最后登录
2025-5-21
发表于 前天 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辽宁
今天和大家分享东北女作家迟子建老师的文字。她的作品就像在寒冬里围炉夜话。她笔下那些坚韧的生命、北国的风雪、暗夜里的微光,总让人想起她说的:生命的韧性,恰恰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里生长。今天就让我这个地道的东北人与大家一同分享北国春天的故事。


相信们你也会和我一样,通过阅读爱上迟子建的浪漫与坚持。作家与读者最美好的相遇,一定是在故事里面。有很多人呢,是通过《额尔古纳河右岸》开始了解迟子建的。矛盾文学奖的含金量啊,自然不必多讲。独立门户的董宇辉呢,也推荐过这本书,他还说想在墓碑上骄傲的刻上一句话:我把一本非常好的书卖出了150万本。但是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关于迟子建,我们想说的其实会更多一点。所以我们今天不不谈文学,不讲历史,不讲段子就聊聊这位在黑龙江畔长大的作家。说说黑土地上的东北故事。我们的世界实在是太大了,大到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天气最冷的时候,呼吸是会带着冰碴儿的。而在东北的最北,每年都有一半的时间是冬天,日子也因为寒冷。让时间走的很慢,毛不易的《东北民谣》里有这样一句唱词:锣鼓声声正月正,家家户户点花灯。1964年的元宵节,一个人的降生注定把自己写进了中国文学的史册中。因为生在上元佳节,所以家里给她取了个小名叫“迎灯”。又因为热爱文学的校长父亲特别钟爱于曹植的《洛神赋》,迟子建也因此而得名。作为迟家的第二个孩子,已经有了一个女儿的父亲,本以为这回是一个男孩儿,于是就给还在腹中的她的名字取了曹植的字——子建。难怪后来一众习惯了看名识人的读者,总会误以为迟子建是一位男性作家。在中国最北也最冷的地方,迟子建这个生在漠河北极村的孩子,或许才是最纯粹的黑龙江人。在黑龙江畔的皑皑白雪与白桦林间,迟子健懵懵懂懂的度过了自己的人之初。六岁的时候,他被母亲送回了漠河乡,同外祖父外祖母一起生活。在她童年的记忆里啊,东北的故事总离不开风雪天。在漫漫冬夜的炉火旁,听着老人们讲着那些讲不完的黑土地的传奇。迟子建最早关于写作的记忆呢,是在家里的缝纫机上。这台缝纫机正对着窗口,而窗外就是菜园儿。在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就看看窗外飞舞着的蝴蝶的花圃,看枝叶稀疏的李子树,如同萧红童年里的那个后花园儿一样。1981年,17岁的迟子建第一次坐上火车,离家前往大兴安岭的师范学校读书。现在孩子可能都不会知道,上个世纪的80年代是中国文学公认的黄金时代。无数青年满怀热忱,以非凡热情投入到了创作之中,迟子健就是其中并不起眼的一个人。为了能圆自己的文学梦,大学里的池子建坚持着写作。为了攒钱她就吃最便宜的高粱米,因为煮的半生不熟,以至于吃伤了胃,不止一次的吃到呕吐不止。为了能多看一会儿书,多写一页字,她在自己的床头上点起了蜡烛。最后呢,烛火熏黑了蚊帐。为了不影响室友休息,她就用手去掐蜡烛芯儿,烛火变弱了,燃烧的时间变长了。间接的为迟子健省下了一些钱,最后省下的钱呢除了买书之外,全部买了稿纸和邮票。而最难的部分其实是如何发表。在写完内容之后,每一次的寄出,迟子建都需要从学校出发,沿着山间的火车道一路走到城里的邮局。带着厚厚的重重的稿纸,以及并不便宜的邮费。然后,和那时绝大多数的文学爱好者一样,收到的往往是编辑部寄回的退稿信。她在晚自习里写下关于故乡,关于她熟悉的人和事,最终被编辑终审以小说过于散文化为由未能发表。就如同后来很长时间里迟子建的小说被人诟病的理由一样。然而迟子建踏入文坛的契机却充满了故事性和戏剧性。在萧红的故乡哈尔滨呼兰举办的一届小说创作班中。一个刘海儿上染着银色霜花的小姑娘,从迷夜似的北极村走出来,从梦一样的童话里走出来,略带几分稚气,却又充满自信。

给人们讲了个冰清玉洁的故事,当时池子健自荐给《人民文学》编辑朱伟的作品就是这本《北极村童话》。1985年的初冬,迟子健的父亲在得知女儿的作品即将发表后给她写了封很长的信,在赞扬她不负众望的同时,也希望她能回家看看。但是两个月后,迟子建的父亲因突发脑溢血而离世,来自北极村的童话戛然而止。迟子建写过很多纪念父亲的散文,在《灯祭》中她写到了:父亲每到过年就会给她做一盏灯,因为除夕夜没有月亮,那这盏灯就是月亮。我第一次读迟子建应该是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逝川》(1994年),在池子建最早的文字里,总能看到无尽的冬天与高高大大的木刻楞房子。有火炉前的热浪,有冰封着的但暗流涌动的河流,更有着在寒冷的土地上炽热的生命力量。家乡的极寒也赋予了迟子建坚韧的性格,她曾这样写道:我从小就知道,跌倒了就得爬起来继续走,你抵御大自然寒流的能力强了,抵御人生寒流的能力自然也强。后来迟子建人生轨迹发生了变化,她的写作视角也发生了变化。1990年,迟子建在访问日本时啊,期间一位日本老人问她说:你是从满洲国来的嘛?老人也许是无心的啊,但这句话还是刺痛了她,让她感觉到了强烈的震撼与错愕,有一种深深蒙羞的感觉。于是,几乎整个90年代。迟子建的全部时间都在筹备和酝酿着,创作一部叫《伪满洲国》的大部头,是为了回击那位日本老人的说法,也是为了记录那段发生在故乡的特殊岁月。1999年的12月,在一个世纪的最后,迟子建终于完成了这部作品。当她把文稿全部整理完,发现小说竟然长达60多万字,其实连她自己都吓了一跳。与萧红笔下悲壮叙事不同,迟子建的《伪满洲国》里更多的是将同一时期众多小人物的命运交织汇聚在一起,忧伤但并不绝望。弹棉花的老人和孩子、当铺的老板和店小二、土匪与抗联军人、教师与街边的乞丐,如同镜子的无数碎片,拼凑出了一张完整的但又伤痕累累的历史。迟子建笔下对于死亡呢,有一种超脱的从容。这本书里写着被日本鬼子剖出腹中胎儿的孕妇美莲、在被割喉死后肚子依然喷出一汪汪的血水。紧接着作家用像艳极了的牡丹的花瓣儿在临风舞动来形容刚才的场景。用迟子建自己的话说,童年的经历使她意识到人突然的死亡是生活的一种常态。死亡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事情,它如同人吃饭一样简单。人的身体的消亡和一片树叶、一朵鲜花的凋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生活之痛永远埋藏在热闹与喧嚣里。当迟子建刚刚提笔写下新书的第一章时,她的爱人却因为车祸意外离世,大兴安岭的春天悄然终止。料理完丈夫的后事,迟子建看到初春的大兴安岭森林已经开始变绿,可在她的眼中,那种绿苍翠的像是眼泪。她把自己关进房间,哭到眼睛肿的无法看书,整整四个月都没有出门,在无人倾诉的日子里,迟子建拿起了爱人送给她的笔写下了《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里开篇就让人动容的话:我想把脸上涂满厚厚的泥巴,不让人看到我的哀伤。作家的文字就像夜深时窗外的风和月,无声的掠过生活的伤口。2003年,当迟子建站在尼亚加拉的大瀑布前,默默祈祷:如果我的爱人去了天堂,请让彩虹出现。当她回到岸上,抬头发现彩虹已经横跨瀑布,出现在晴空之下。那一刻,她终于相信,爱人是去了一个更美的地方。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里四个故事全部关于生死。作者是带着爱与痛开始的一段疗愈的旅程。我是魔术师唯一的花朵,而他是花朵唯一的欣赏者。迟子建用文字和故事完成了自己与丈夫最后的告别。在小说的最后,当主人公把丈夫残留的胡须倒入河灯,任其随意漂流在无边无际的银河时,盒子里突然飞出了一只蝴蝶,最后落在了她右手的无名指上。迟子建写道:他仿佛要为我戴上一枚蓝宝石戒指。后来作家回忆,如果当时知道幸福会这么短暂,就不会在4年的婚姻里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去创作《伪满洲国》,而是应该多花些时间去陪伴爱人。而在这仅有的四年里,他们夫妻因为工作分居两地。迟子建常常会在夜里搭着火车去远方,在与异地同样忙碌的爱人相聚。《伪满洲国》的有些手稿就是她在火车上写完的。迟子建说,如果不是处在温暖幸福的状态,她是没有勇气去触碰这样宏大的题材。后来,迟子建从个人之殇中抽离,重新把悲悯的眼光投向芸芸众生。2004年,朋友给她寄来了一份报纸,上面记录了关于鄂温克画家柳芭的故事。柳芭是敖鲁古雅最早走出森林的鄂温克人,她叫自己“神鹿的女儿”。在敖鲁古雅驯鹿文化博物馆里至今收藏着她的油画作品。柳芭的外婆玛利亚.索是为族人祈神治病的萨满,是中国最后的部落酋长。因为想念亲人,想念山林,想念驯鹿,柳巴辞掉了城里的工作,最后回到了森林。 就在鄂温克全族走出居住地结束游猎生活的前一年,柳芭在一次醉酒后不幸溺亡,她的部族已经搬离了森林与大山,而她选择了让灵魂永远留在了这片终生难忘的土地上。这样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迟子建。之后在国外的考察,在澳大利亚她看到了土著人对现代文明的无所适从,在爱尔兰呢,她看到了传统文化被灯红酒绿占据,回国后,迟子建只身前往大兴安的深处,在额尔古纳河的右岸,她结识了鄂伦克的长者。作家的灵魂在此刻再一次被震撼到。似乎这里的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的歌声苍凉、沉郁、深厚,他们生活贫困艰苦但是高尚。鄂温克部落的人会把死亡看作是另一种生的开始。鄂温克族人会欢喜新生命的到来,会把夭折的孩子扔到向阳的坡地上,希望他们像种子一样茁壮成长。而曾经是这片土地上主人的他们,仿佛成为了现代世界的边缘人,成为了要被灵魂拯救的一群人。现代世界里的文明人也无法理解信奉着万物有灵,天人合一的他们,并且充满了鄙夷。用迟子建的话说就是:现代人既没有听神话的环境,也没有接受神话的情怀。迟子建用了3个月的时间,集中阅读收集关于鄂温克历史与风俗的第一手资料,并做了几万字的笔记。最后,以一位年过九旬的鄂温克最后一位酋长的妻子的口吻缓缓道来,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故事: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90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们给看老了,如今夏季的雨越来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



鄂温克部族的历史在作者笔下就此拉开帷幕。提起《额尔古纳河右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中国的《百年孤独》,一样众多的人物,一样绕口的名字,一样漫长的跨度。一样复杂的人物关系图,在大兴安岭深处的丛林里,让鄂温克部族的一个个故事在岁月长河里接受了风葬。人们仰望着天空,沉醉在山林河流,心中敬畏着神明,唱着古老的歌,生于风声,最后又埋葬于风中。迟子建的作品并不追求宏大叙事,哪怕是《伪满洲国、》《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样的作品,她的笔下永远带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但又有着黎明破晓般在绝望中看到的希望。这些矛盾的气质构成了迟子建身上独有的气场,也可能正因为如此,让她受到了矛盾文学奖的青睐。额尔古纳河原来是中国的内陆河,不是界河。后来中俄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包括《中俄尼布楚》条约,我们失去了一些领土。那么额尔古纳河其实是带着一条伤痕记忆的河流。它的整个的这样一个部落呢,写的是鄂温克,他们呢,是三百多年前从毕贝加尔湖畔迁徙过来的,来到黑龙江领域,然后在大兴安岭开始这个生活。他们饲养着驯鹿,那么写这个长篇动机是什么呢?就是要反思文明的进程。我们的文明是不是一定要让大家都一样,在钢筋水泥的丛林当中,在霓虹灯下,这样的生活是不是一个多元的、包容的民族,在全球化进程当中,我们应该保有他们自己。像这样的部落有自己的宗教,自己的文化,虽然它没有形成文字。我们可不可以让他成为文明的活化石?成为我们亲密的朋友。成为人类一个生活繁衍的见证。其实他们的生活真的接近天籁。如果你见过迟子健老师,就能感受到她始终有着一种气定神闲而又神采飞扬的魅力。她会给自己买花,手上戴着花花亮亮的镯子,喜欢打扮自己,在众人面前扎起长长的马尾。平时她不用智能手机,只要能收到短信,打打电话就好。迟子建在书中这样描述自己,《东北故事集》这部小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集结出版时,我也踏入60岁的门槛儿。60年,我们有40年是在小时候的岁月中,60年,我有30多年是在怀念已故亲人的日子里,爱我的和我爱的人,他们永别的实在太早太早。一个人的长夜,注定听到更多这世上雨打风吹的声音,命运一次又一次把她封印在一场又一场的暴风雪里。父亲的病逝、爱人的离去,而她始终对世界报以温情,或者说是勇气。为读者也为自己点亮了一盏灯,给经历过寒冷的人们带来温暖与方向。作家王蒙说:有迟子建和没有迟子建的东北是完全不同的。漫天白雪滋养迟子建的文思,而她如同长明的北极星一样,用如火的热情融化了冰雪,就像很多年前,在漫漫冬夜的火炉旁,伏在外祖母膝上的孩子,听她娓娓道来一个又一个的属于迟子建的东北故事。或许我们此刻正经历着各自的‘凛冬’,但就像《白雪乌鸦》里穿越瘟疫的人们,《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怀抱伤痛的旅人,伤口终会结痂成智慧的纹路。迟子建写苦难,却永远在缝隙里留着月光——那是她用文字为世间苍生点起的长明灯。
下次治疗时,不妨带本她的书。当我们与书中人隔纸相望时,或许会发现:原来每具身体里都住着个不死的春天。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0

主题

842

帖子

7146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原发纵膈弥漫大b细胞
就诊医院
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
目前状态
康复3-5年
最后登录
2025-5-21
发表于 前天 21: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病理会诊:专家看切片
谢谢才女的分享
随意而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83

主题

1767

帖子

7590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NK/T细胞淋巴瘤
就诊医院
瑞金医院
目前状态
康复1-3年
最后登录
2025-5-21
发表于 前天 21: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
看了你的介绍,我下单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0

主题

2

帖子

47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滤泡性淋巴瘤3A级
目前状态
已确诊,未治疗,等待治疗
最后登录
2025-5-20
发表于 前天 21: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我必须得点一个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

主题

291

帖子

1277

家园豆

最后登录
2025-5-20
发表于 前天 22: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刚看完额尔古纳河右岸,很棒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4

主题

2272

帖子

1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系统性间变大细胞
就诊医院
新疆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目前状态
康复0-1年
最后登录
2025-5-20
发表于 前天 22: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

主题

28

帖子

179

家园豆

您的身份
家属
病理报告
疑似淋巴瘤
就诊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目前状态
已确诊,未治疗,等待治疗
最后登录
2025-5-21
发表于 昨天 0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看你的帖子涨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30

主题

1754

帖子

5864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就诊医院
泰安市中心医院
目前状态
治疗中
最后登录
2025-5-21
发表于 昨天 05: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泰安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中怀抱伤痛的旅人,伤口终会结痂成智慧的纹路。感恩我们的白月光温暖有力量的文字,把优秀的书籍推荐给大家,辛苦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97

主题

1155

帖子

6152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目前状态
治疗中
最后登录
2025-5-21
发表于 昨天 0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看了你的介绍已有迫不及待的心❤️要去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5

主题

161

帖子

759

家园豆

最后登录
2025-5-21
发表于 昨天 08: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南濮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7

主题

445

帖子

5759

家园豆

最后登录
2025-5-20
发表于 昨天 13: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22

主题

160

帖子

313

家园豆

最后登录
2025-5-21
发表于 昨天 14: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111

主题

1663

帖子

2万

家园豆

您的身份
病友
病理报告
滤泡性淋巴瘤1-2级
就诊医院
上海瑞金
目前状态
治疗中
最后登录
2025-5-21
发表于 昨天 19: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上海
大才女——才情横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参加活动:0

组织活动:0

4

主题

1527

帖子

1万

家园豆

最后登录
2025-5-20
发表于 昨天 2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 上一条 /1 下一条

同样的经历 使我们与你感同深受!

这里是病友帮病友一起度过难关的精神家园!

工作室 媒体报道


© Copyright 2011-2021. 荷小朵(北京)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0048145号-5
京卫[2015]第0359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21-0110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51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