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淋巴瘤之家里的各路病友和大神给些建议,我又治疗到了需要选择的迷茫路口了@橙色雨丝@洪飞@孔雀河@B细胞086--战斗。之前感谢@B细胞086--战斗的耐心解释,给出了很多建议。
1. 个人基本信息
本人男25岁,2018年6月份研究生上学期间出现胸闷,咳嗽以及低烧症状,在国外见了全科医生之后拍了加强CT发现胸部巨大纵隔占位,遂马上回国进行治疗。
2. 确诊情况
回国后找专家会诊怀疑淋巴瘤,后进行胸部穿刺送北京高子芬处进行病理会诊,结果如下:
PAX5(+), CD21(+), MUM1(+), P53(+)野生型, CD30(+), CD23(+), Ki-67(>80%+), EBER(-), Bc1-2(>80%), CD10(-), CD19(+), C-MYC(20%+), BCL-6(-), CD22+
最后诊断结论:本例形态学及蛋白水平标记支持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形态学明显硬化,蛋白水平标记广泛强表达CD20、CD19、CD22以及CD23支持PMBL。
3. 治疗过程及结果
(1)治疗过程简述
- 2018.7.15-2018.10月底行R-DA-EPOCH化疗方案5期,中间第四期进行评估,结果会在后面PET/CT结果比较中描述。
- 2018.10月底第五期结束后当天发烧后由气管镜确诊气管真菌感染。
- 2018.11月-2018.12月中旬停止化疗进行抗真菌治疗。
- 2018.12.25-2019.1.22进行放疗治疗。
- 2019.1.22-2019.2.22休息并于2.22日进行PET评估。
- 2019.3.5-2019.4.10由于PET显示依然有高代谢所以为了不耽误治疗继续进行二线GDP方案两次。
- 2019.4.10-2019.5.5号休息并于5.5号进行PET评估,结果显示依然有高代谢。
(2)化疗及放疗过程中结果简述(肿瘤尺寸变化,结果均为cm)
19.0*16.1*11.0(确诊时PETCT显示尺寸)—12*9(一疗结束)—11.2*8(二疗结束)—9*6(三疗结束)—7.7*5.3(四疗结束)—7.3*7.1(五疗结束) —6.6*4.6(抗真菌治疗期间,放疗前)—4.5*5.2*8.6(放疗后)—6.1*5.3(放疗后一个月PET)—6*5左右(进行GDP方案两期期间)—6.4*5.2(放疗结束三个月后PET) (3)历次PET/CT结果 - 确诊时(2018.7.6):前中纵隔区可见一巨大高代谢肿块SUVmax21.1,大小约为19.0*16.1*11.0cm;左肾下极可见一极高高代谢结节SUVmax14.7,尺寸为2.5*2*1.5cm;左颈部V区可见高代谢SUVmax7.2, 尺寸为1.0*1.0*0.7cm
- 中期评估(2018.10.12):前中下纵隔区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为7.7*5.3cm,SUVmax5.0(纵隔血池SUVmax1.4,肝血池SUVmax2.3),DS评分5
- 放疗结束(2019.2.22):前中下纵隔区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为6.1*5.3cm,SUVmax3.6(纵隔血池SUVmax1.1,肝血池SUVmax1.9),DS评分4,PMR
- 放疗结束三个月中间行GDP方案两次(2019.5.5):前中下纵隔区可见不规则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为6.4*5.2cm,SUVmax3.3(纵隔血池SUVmax1.8,肝血池SUVmax2.2),DS评分4
4.问题
(1)第一次放疗结束时一个月咨询杨清明教授,他给的结论是petct做的时间有点早推荐三个月后再做一下,我现在三个月之后最新的petct显示依然有略微高代谢是否说明确实存在残留而非放疗炎症?
(2)在放疗结束后我又进行了两期的二线GDP方案,但是petct显示肿瘤并没有明显变化是否说明GDP方案效果不好?
(3)今天(2019.5.7)咨询医生,医生说还有很多方案没有尝试,说让周四住院再说,我想咨询一下大家都有哪些方案效果较好呢?
(4)按照NCCN上说如果化疗结束依然petct有阳性推荐做病理,可是我们医生说纵隔穿刺风险较大,现在这种情况下我是否冒风险再次穿刺做病理呢?
(5)现在是否考虑PD1入组,或者自费PD1+gvd联合化疗,还是自体干细胞移植呢?
|